想起那日司马卓的眼神,谢慈一阵恶寒。又想起他对田杏桃做的事,谢慈眸光稍厉。
司马卓嚣张地停在她马车前,他的下属与他分别站在不远处,将她的路挡得严严实实。他看向帘栊之下露出的半张脸,饶有兴致,与她打招呼:“谢姑娘,这么巧。”
谢慈做了个呕吐的表情,连跟他说话都嫌晦气。只让他们先请他让开,若是他不肯,便直接加速往前走。既然他不肯让路,那直接撞咯。
侍卫得了她的吩咐,却不大敢照她吩咐行事。谢慈道:“有什么事我都担着,不会让你们顶嘴,走。”
侍卫们这才继续,先是礼貌地让司马卓让开:“五皇子,烦请让一让,我们家小姐有些急事,赶着回去。”
司马卓怎么可能会让?他非凡不让,还将马横了过来,挡得更严实:“诶,本殿下难得与谢姑娘如此投缘,难道还有什么事比本殿下更重要吗?谢姑娘陪本殿下多说几句话不碍事的。”
这刁蛮嚣张的语气,与司马珊真是如出一辙,不愧是兄妹俩。谢慈隔着帘栊,在马车里听得想翻白眼。
她没忍住道:“不好意思啊,五皇子,方才我家婢女来报,说我养的狗忽然得急症死了,我得赶着回去看我的狗。”
她说罢,驾车的侍卫已经几鞭子抽在马上,马儿当即加快了速度,往前冲去。司马卓下意识闪避,看着疾驰而去的马车车尾,再次勾了勾唇。
骂他还不如狗?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他司马卓就喜欢这种又有美貌,又有意思的女人。
司马卓的下属们被吓了一跳,看着谢慈的马车,道:“殿下,这女子竟敢对您如此不敬……”
司马卓只是轻笑,似乎却心情大好,掉转马头回了临朔行宫。
行宫中,司马珊哭了许久,已经睡下。司马卓回了自己住处,命人准备了些酒,独自小酌。他对谢慈的兴致是越来越高了,想起谢慈的身姿与面容,便有些意动。
正巧有婢女进来伺候,司马卓酒意微醺,见婢女亦有几分姿色,伸手将人扯进怀中,粗暴地亲吻一番。婢女推拒不得,半推半就,与司马卓滚到榻上。
临朔行宫不远
处的皇宫之中,弘景帝正在反省自己今日在朝堂的决策,他不知该与谁商议,便着人去请来了恭亲王。
“王兄,”私下里,弘景帝一直叫恭亲王王兄,“朕今日是不是不该如此优柔寡断……其实朕也觉得敛之今日的话很有道理,可朕又有些害怕。”
弘景帝与恭亲王诉说自己的苦恼,只有恭亲王一向不理政事,不会评判他对或者不对,只会温和地安慰他,因此弘景帝很喜欢与恭亲王说说话。
弘景帝虽然倚仗谢无度,却甚少会敢于谢无度说心里话,因为谢无度是他的晚辈,按理说,他应当有做长辈的风范与气势,但面对谢无度时,他其实总觉得自己低他一等。但面对恭亲王时,弘景帝甚至有些骄傲,因为恭亲王瘸了腿,并不如他,但恭亲王总是能够笑呵呵地面对一切。
尽管这样有些卑劣,但他们是兄弟,父皇那么多儿子,如今只剩下他们二人了。
恭亲王果然没有评判他对或者错,只是笑呵呵地问:“圣上在害怕什么呢?”
弘景帝摇了摇头:“朕也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朕只是担心……如果打仗了,我们打不过北齐怎么办?又或者是,如果和北齐打仗,打得不分上下,可这时突然出现了别的意外,比如说天灾或者是别的什么意外,那又该如何?”
他总是会担心一些还未发生的事,并且为此而感到慌张。
恭亲王笑道:“臣觉得圣上这事也没有做错,圣上是在担心百姓嘛。不过此事臣觉得敛之说得也对,只是你们二人所站的方向不同。”
弘景帝被恭亲王一番开解,终于觉得舒服多了。这时候,夜也已经深了,弘景帝索性留恭亲王在宫中住下。
灯光明亮,弘景帝又问起立储之事。他一直做不下决定,问臣子们意见,臣子们也争执不下,问谢无度,谢无度则说他还年轻,此事暂时不用着急。可弘景帝又想,这人哪里能没有生老病死,倘若他哪日万一就走了,却没有留下明确的旨意,那岂不是要留个麻烦给他们。
恭亲王先是将大皇子与三皇子二人的优缺点都说了说,而后又说,其实立谁为太子都行,弘景帝如今还年轻,这件事其实也不急在一时。
这答案跟谢无度所说差不多,既然他们俩都这么说,弘景帝心里有了点底。
恭亲王又露出一个和蔼可亲的笑容,命人将东西呈上来,是一壶酒。恭亲王说:“臣此番外出游历时,偶然所得,清甜可口,又不会醉人,想来圣上应该喜欢。”
弘景帝大为感动,从中感受到一种哥哥对弟弟的感情,他命人收下,又问起恭亲王游历过程中的趣事,二人秉烛夜谈。
-
武宁王府,谢慈自马车上下来,随着走动,觉得那种黏腻感越发明显。她步子迈得迅速,回到无双阁中,当即吩咐她们备水沐浴。
兰时她们应下,当即给她收拾换洗的衣裳。下午出门前换下来的衣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