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太太走得干脆,连着几日也不见回来,六月底沈樱倒是来了一趟县城,一是给阿娇送之前定下的六百盒胭脂,一是向哥哥打听赵老太太与丹蓉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宴平不想说,去帮伙计将胭脂搬进地窖,阿娇仔细对沈樱解释了一遍。
沈樱看着后院兄长指挥伙计们的身影,心里泛起一股酸涩来。
她长到六七岁,才真正弄明白亲戚的情况,知道自己除了沈家的一个老哥哥,在赵家还有一位俊朗高大的亲哥赵宴平,以及一个被赵二叔卖掉的亲姐姐赵香云。
沈樱都没见过香云姐姐,自然谈不上什么思念之情,可是母亲眉眼中凝结的忧思是因为牵挂姐姐,赵家的哥哥搬到县城很少回家,也是因为怨恨赵二叔赵二婶,当了捕头也是为了广结人脉寻找姐姐。
这么多年了,沈樱心疼母亲,心疼哥哥,更心疼杳无音信的姐姐。
赵老太太在老家高高兴兴地替丹蓉张罗婚事,天天笑眯眯的,沈樱是一点都不担心她,隻悄悄地嘱咐阿娇:「小嫂,这事落得这种结果,最难过的是我大哥,他那性子,高兴难受都藏在心里,别人问他他也装作没事一样,老太太那边我会盯着,大哥就只能托你照拂了。」
阿娇笑道:「姑娘放心,你不说我也明白的。」
那是她的官爷啊,没人提醒,阿娇也会心疼他。
赵老太太在的时候,赵家里里外外都是赵老太太做主,现在赵老太太回老家了,阿娇便能暂且当下家了。
秋月、郭兴合伙看铺子,胭脂、绣活儿生意一日比一日地好,既有银子赚,又没有赵老太太管,阿娇心情好,便也想让官爷的心情早点从失望中恢復过来。
这晚阿娇跟官爷商量,明日想去书铺买本书,打发时间用。
她想出门,赵宴平岂会反对。
阿娇是他的妾,但赵宴平从没把自己当什么有钱老爷,自然也不会死守什么妾室不能随便出门的规矩,如果没有祖母管着,只要阿娇愿意,只要她别自找麻烦,阿娇天天出门赵宴平也不会管。
他好说话,第二天阿娇便戴上帷帽,与翠娘一块儿出门了。
七月阳光晃晃,很多姑娘怕晒黑了,出门都会撑伞或戴帷帽,阿娇的打扮并不出挑,然而她腰肢纤细,姿态婀娜,一路来到书铺,还是吸引了不少视线。到了书铺,里面挑书看书的全是男子,老少皆有。
阿娇看向翠娘。
翠娘谨记小娘子的交代,脆生生地问书铺掌柜:「掌柜的,你家有专讲破案、诉讼这类的书吗?」
掌柜笑呵呵道:「我这里什么书都有,你们说的书都摆在那边,自己去挑吧。」
掌柜给两人指了个方向。
阿娇便与翠娘走过去了。
翠娘不认字,阿娇挑选书籍的时候,翠娘就守在她身边,免得哪个男客心术不正想着来占小娘子的便宜。
阿娇记得官爷的书架上都有哪些书,重复的她都略过了,专挑官爷没有的。
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伙计来了她们这边,见戴着帷帽的小娘子似乎不知该怎么分辨,小伙计熟练地拿出一套三册新书,口齿清晰地介绍道:「小娘子要买破案的,那就买这套,这可是前大理寺卿卢焕卢老太公总结为官三十年最新编纂的,囊括京城、各地大案重案,卖得可火了。」
阿娇颇为心动。
翠娘见这一块儿摆了好几套书,别的书都卖了很多,只有这套听起来很厉害的《卢太公断案集》仍然是高高一摞,翠娘怀疑道:「真的火,怎么没有人买?你先说说,这套怎么卖的?」
小伙计伸出三个手指头,低声道:「书是好书,在府城卖得特别火,不然我们掌柜也不会一下子进这么多,只是卖价三两,咱们小县城寒门书生多,好多人想买,舍不得。」
翠娘的嘴已经张得能吞下一个鸡蛋了,三本书就卖三两银子,写书的人想钱想疯了吧,怎么不去抢?
阿娇手里有银子,可她也没想到一套书就这么贵,再说了,谁知道这位卢太公到底是何人,兴许是小伙计为了卖出去故意编的呢?
虽然怀疑,阿娇还是翻了两页,只见里面的纸张光滑淡黄,字迹清晰工整,比很多书摸着都舒服。两页的内容只看了篇序,介绍卢太公的生平,案子才看了第一页的一点,小伙计就不许阿娇看了,怕阿娇弄脏这么贵的书。
别说翠娘生气,阿娇也有点生气,一本书都没买,与翠娘一块儿回家了。
傍晚赵宴平回来,还记得她说过今日要去买书,擦完身子从后院进来,赵宴平坐在阿娇对面,随口问她:「买了什么书?」
阿娇瞥他一眼,看到一颗水珠从他额头滚了下来,沿着冷峻的脸庞滚啊滚,最后没入了中衣领口。阿娇不禁又想到那一日官爷当着她的面擦拭全身的情形,然而也就是那一次,后来官爷再洗澡,还是避着她,儘管两人睡都睡过五夜了。
「没买,挑书的人太多,就我们两个女的,我嫌彆扭,随便翻翻就回来了。」
阿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