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节(2 / 3)

“你等一等。”赵淳叫住了她。

怀安也错愕的站起来,老爹怎么来了?

沈聿上前给老太太行了个礼:“老夫人。”

老太太也起身:“这位是……”

“这是沈学士,我给母亲提起过的。”赵淳话音虽恭敬,但语速很快。

“原来是沈翰林。”老太太道:“老身有礼了。”

“母亲,外头出了点事,已下令戒严了,您待在家里不要出门。”又转向妻子道:“怀安也留在这儿,照看好他,也照顾好母亲和孩子们。”

吴氏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有唯唯应是。

沈聿蹲下身来,帮儿子抚平衣服上的褶皱,对吴氏道:“辛苦夫人和老夫人了。”

“沈翰林言重了。”吴氏忙道。

老太太也说:“怀安在我们家和盼儿是一样的,你自去办事,不用担心。”

沈聿又施一礼,才对怀安道:“要听婶婶的话,爹早早过来接你。”

怀安一头雾水的点了点头,看他们火急火燎的样子,也没来得及问老爹要去哪里,为什么不先送他回家。

待二人阔步离开,老太太使人去前面问话,才得知一个惊天的消息——倭寇大举登陆,邻县知县周恒殉难。

邻县城破,下一个就是安江。

倭寇大举登陆,在沿海县烧杀抢掠,眼看即将进犯安江。赵知县下令关闭城门,迅速召集百户所官兵、衙役杂隶、乡兵义勇登城,以备御敌。

夜幕降临,赵淳和沈聿登上城楼眺望,一大群百姓扶老携幼逃至城下,衣衫褴褛,叩门呼救。

刘百户说:“应该是沿海一些受到倭寇侵袭的村民,想进城避难。”

赵淳几乎不带一丝犹豫:“开城门,放他们进城。”

刘百户道:“县尊三思啊。卑职听说倭寇会利用受伤的百姓骗守军开城,万一中了倭寇的伎俩,整个安江县不保。”

城下人头攒动,呼救声响彻夜空,沈聿也蹙眉道:“还是小心为妙,切莫因小失大。”

赵淳思忖片刻,仍道:“开城门。”

魏县丞上前劝阻:“堂尊,来不及搭窝棚,这么多的流民城内无处安置啊。”

“无处安置,就安置到县衙去,派两个人看着,再给他们请个郎中。”赵淳说完,请沈聿一并下城。

“城内守备太弱了。”赵淳一边走一边吩咐佐贰下属:“通知里长、甲长号召城中壮丁、士绅大户每家出十名家丁登城御敌。召集城内在籍的郎中随时待命,征召之人务必要造好名册。”

“是。”下属领命而去。

城门开了,城外逃难的百姓鱼贯而入,在守门兵丁的指挥下沿甬道往城内走。

赵淳看着他们:“好在湖广的粮食到了,否则……”

他话音刚落,只听城外号角声骤响,急促的马蹄由远及近,脚下的土地都在颤抖,城楼上响起急促的锣鼓声,传令官疾声高呼:“关城门,快关城门!”

守门士兵将厚重的城门奋力阖上,尾部的百姓被关在城外,紧接着,门外传来厮杀声和凄厉的惨叫声,倭寇放肆的叫嚣声与哄笑声。

二人疾步登城,只见大批倭寇密密匝匝的聚集在城下,观之令人头皮发麻。他们屠戮百姓取乐,当众□□女子,以此来要挟守军开门。

赵淳额头青筋暴起,一掌拍在城垛上。沈聿凝神四望,包含沈录在内,县里的男丁几乎全部登城,只是不知道,这些平凡的城民可以支撑多久。

“需尽快派人出城,到附近的卫所求援。”沈聿道。

沈录主动请缨,他对安江县的地形比较熟悉,又擅长弓马,只带两个兵卒,抄小路即可出城。

赵淳看向沈聿,沈聿的目光直盯着弟弟,半晌才缓缓点了一下头。

……

县衙开辟出几间空房给流民遮风挡雨。

男人住在前衙的倒座房,妇孺被安排在后宅的两个厢房中。前院只有两个书吏一个老仆,后院只有赵家婆媳、仆妇和三个孩子,后来又来了一个郎中。

偌大的县衙只剩下他们几个,却要照顾近百口的老弱妇孺,忙的脚后跟打后脑勺。

怀安和赵盼这时也要被当成半个壮劳力,搬柴提水,照顾伤患,连年龄最小的妞妞都捧着个药罐子随叫随行,像个声控置物架。

县衙里的药品、炭火、衣裳、棉被全部用上,连怀安刚带来的跌打丸也派上了用场。等紧急的情况处理得当,已经到了后半夜。

妞妞在赵老太太怀里睡着了,炭火映的她小脸红扑扑的。

吴氏协助郎中包扎完最后一个伤患,缓缓直起腰,那张平素就不太保养的脸,因疲惫更显暗黄无光。

怀安递给赵盼一条热手巾,赵盼垫着脚给母亲擦汗,吴氏一愣,就要接过手巾。她是传统标准的贤妇孝媳,以往都是她在照顾丈夫、婆婆、子女,从不习惯被人照顾。

“孩子孝顺你呢。”老太太提醒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