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的那条肥皂,还另外留了一盒没开封的。按照他的说法这是赠品,反正是公司出钱,她拿去用就好了。药房的女士有些不好意思,但最后还是收下了。
这话倒是真的,奥斯汀先生让他们出门推销,也批了几箱肥皂给他们用呢!这些肥皂就是用来给店主、店员试用的。如果是店主,又或者高级商店的店员,试用之外,再送一两块也行。
别看可丽牌肥皂在外要卖到2先令左右一条,但以成本来说,现在也就是4便士的样子。如果送几块肥皂就能带来一个稳定的销售点,那可太划算了——这样的零售小店,普遍一天能卖几块到十几块手工皂,也就是说,推广的成本最多半天不到就挣回来啦!
并不是赠送‘试用品’就一定能将手工皂推销进店,但只要能因此成功几次,那就是合算的买卖!
就是这样,罗宾和大卫每天在美林堡各个教区跑上跑下,一个月时间不到,就让手工皂的日均出货量到了1200条左右,比之前900条的产量还多了300条!这个时候光靠之前的存货当然是不行了,实际上当日均拿货量超过900条后,奥斯汀先生就果断雇人增产了。
“很好…这可真是太棒了!”计算着最近的收入,奥斯汀先生笑的很开心,赚钱谁不开心呢?
然而,大概‘贪心不足’是人的天性,这个时候他还是可惜地对奥斯汀夫人、薇薇安说:“不过,这或许就是最后一次大增产了,唔…美林堡的市场——唉,我也考虑要不要降价,如果肥皂的售价只有1先令,或许市场就要增长几倍了。”
原本手工皂的成本就只有4、5便士,随着肥皂工厂的产量越来越大,就越来越接近4便士每块的成本。今后产量再增长,压到成本4便士每块,甚至3便士每块,也不是没可能。
手工皂不是大机器生产,规模效应也就没那么明显。但规模效应依旧是存在的,比如扩大产量,向原材料供货商下的订单都要大一些吧?大一些的订货商拿到更好的价格不是理所应当?
另外,现在基础的运行成本几乎是固定的,随着出货量增加或许会增长,但怎么增长都是有限的。增产之后,平均运行成本必然是要下来的。
简单来说,生产量越大,成本越低,这在肥皂工厂也是成立的。
这样的成本,他如果每块只赚2、3便士,然后联合零售端,将最终售价打到1先令,甚至更低,市场迅速扩大几倍也不是问题——手工皂明显更好用,很多人不买难道是因为不想要吗?对这些人来说,2先令一块的肥皂可能不会考虑,但1先令呢?
要知道普通的肥皂也要4便士左右一条了!
更何况手工皂可以只用来洗脸洗身子,这样消耗就慢了…别说是中产阶级了,就是有稳定工作的劳工家庭,也是能够消费的。
以美林堡的人口规模,说不定那样‘薄利多销’更赚。
不过奥斯汀先生其实也就是这么一说,很快他自己先摇了摇头:“我本来是那样想过的,但最后又放弃了。好不容易建立的零售价格,想要改变就太难了,或许我这里降价,利润就被分销商挣去了。”
不见得每个人都认同薄利多销,甚至不见得薄利多销之后,具体到某个分销商、零售商就真的比之前赚的多了…这说起来还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呢。
“而且…”奥斯汀先生想了一下,才继续说:“而且不一定市场就这样大,或许美林堡就这样了,但美林堡以外呢?”
和礼兰王国的经济活动大部分都集中在美林堡,精华人口也在这里,所谓‘和礼兰只有一个头,硕大无朋’么。但不是说别的地区就一无是处了,现在正是工业革命渐入佳境的时期,王国之中还是有几个著名城市的,煤都、钢铁之城、纺织中心…等等,都分布在美林堡以外。
这些人口聚集区,工业发展的不错,消费能力也不弱了,奥斯汀先生最近就在考虑怎么将可丽牌肥皂卖到外地去。他没有人脉和渠道,这是最大的难点…不过随着可丽牌肥皂在美林堡大卖,他也开始认识一些中高端人脉了,或许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件事就有机会了。
“当然,这件事还是很难办的,唉!”奥斯汀先生叹了一口气。
“其实…美林堡不见得就潜力见底了。”薇薇安尝了一口今天的米布丁,将自己的想法很自然地说了出来。
她是见惯了现代社会的商家是怎样营销的,现在看可丽牌肥皂在美林堡的销售情况,就觉得其实还很有潜力可挖。不过后世的营销手段大部分都得依托现代传媒,现在也用不出来。
她自己也经常考虑这些,想来想去,暂时只想到了一个比较有可行性的方案。
“爸爸,我们可以找女演员和报纸。”
“女演员和报纸,我们已经合作过了。”奥斯汀先生和蔼地对薇薇安说。
可丽牌肥皂最初在剧场区推广,近水楼台先得月,没少请女演员在圈子里说好话。至于报社那边,随着可丽牌肥皂赚到一些钱,奥斯汀先生也在报纸上打过广告——此时广告对报社是一项固定收入,而且打广告的费用其实不高。
中等影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