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在她假死逃离皇宫的那一年冬天,她苦苦求见萧凌安不得,不得不守在岔路口主动提醒他三日后是自己的生辰,这才换得萧凌安施舍地来看她一眼,也是在那一夜他给自己灌下避子汤,问她想要什么生辰礼。
她起初提起想要出宫的时候,萧凌安并未同意,最终受不了她的执着才勉强答应,未曾想到萧凌安不仅记得她的生辰,还将出宫去灯市的事情也记得清清楚楚。
这是第一回 ,她发现萧凌安也会用心这些。
沈如霜心中有一丝丝触动,但是这种感觉又不似寻常的感动,因为她向来觉得嫁得的夫君理所应当记得这些事情,萧凌安现在终于变成了她曾经梦寐以求的模样,可现在的她已经不在乎这些了。
若是两年前萧凌安愿意这么待她,他们也不至于磋磨心意到如今的地步。
不过尽管如此,沈如霜也不会放过能够出宫的机会,轻轻地点头算是答应,目光无声地询问着阿淮,见小家伙满心满眼都是兴奋激动的时候才展颜一笑,凝视着萧凌安的眸光有了些许温度,小声道:
“好。”
这些日子因为月信的缘故,沈如霜过得昏昏沉沉,大半时间都躺在床榻上休养精神,整个人懒散地不愿意动弹,只有用膳的时候才会在玉竹的搀扶下起身,一日的功夫眨眼间就已经过去了。
姚念雪的药浴偏方也很有效用,她每日擦洗身子后觉得好受不少,待到三日之后身上好了许多,看上去脸颊都有了血色,也终于有了力气下床四处走动,于是拉着阿淮关照了好些话才放心地带他出宫。
马车迟缓地行驶在大道上,沈如霜掀开车帘,望着远方喧嚣的声音与温暖的灯火越来越近,甚至还能隐约闻到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心下按捺不住地欢欣与舒缓起来,仿佛被迫上岸的游鱼终于回到了溪流之中,欢欣地摆着尾巴珍惜着每一刻。
等到马车在街口停稳后,沈如霜未等萧凌安搀扶就兀自利落地下了车,一把抱过同样激动开怀的阿淮,与萧凌安一人牵着孩子的一只手走在街道上。
他们皆是换上了一身朴素的衣衫,沈如霜的青丝只用了一支不起眼的檀木簪子随意挽起,但是远远望去仍旧可见纤弱窈窕的身姿和清丽面容,如画眉眼在绚丽流转的灯火下绽开一抹笑意,双眸闪着灵动纯澈的光,恍惚间又回到了许多年前未曾沾染忧愁苦闷的模样。
萧凌安陪着他们慢悠悠地走着,身姿挺拔俊逸,凤眸漫不经心地打量着周身的一切,矜贵之气浑然天成,而阿淮粉雕玉琢的小脸和萧凌安有六七分像,看上去很是有趣,一路吸引了很多目光。
三人站在一起美好得如同画卷般不真实,路上行色匆匆的行人走过之时也会不禁停下来多看几眼,愣怔地打量着这一家子,热络些的还会主动上来搭话,连声夸赞他们很是般配,连孩子都生得这般乖巧神气。
萧凌安将这些目光和赞叹之声尽收眼底,阖上双眸呼吸着平凡的烟火气,忽然间很是享受这样的时光,心底暗暗想着若是能够永远停留在这一刻,兴许也是极为不错。
想当初他第一回 陪着沈如霜来到灯市,亦是有人赞叹他们般配,可是他听着却嗤之以鼻地没有放在心上,只想着他和沈如霜天差地别,怎么可能是般配的呢?一晃两年过去,他倒是很乐意听到这些话,甚至会对着说话之人微微勾起唇角。
行至前方,远远就看见一个卖花灯的小摊前围了许多人,沈如霜隐约记得这就是两年前的那个小摊,走上前去一瞧果然没错,连卖灯的阿婆都和从前一模一样,只是头发又白了些罢了。
“阿婆”
“哎呦,这位公子,您今年又来了?”
还未等沈如霜开口,卖灯的阿婆就认识萧凌安般和善地笑了,听得沈如霜愣怔地望着他们二人,不解为何他们竟会认识,难不成只是两年前见过一面就记得?阿婆的摊前来来往往这么多人,这也未免太荒谬了。
萧凌安沉默不言地点点头,阿婆看出了沈如霜面容上的疑惑,笑吟吟地解释道:
“姑娘,你夫君没同你说吗?前两年你都身子不好未能出门,是你夫君每年都来我这儿买了花灯带回去给你看的,各色各样的都买了一遍,给银子也大方得很,说是任由自家夫人挑选呢。”
沈如霜过了片刻才回过神来,前两年应当是她逃到折柳镇的时候,那时萧凌安以为她已经葬身火海,竟然会每年来这里买一回花灯吗?要知道他当年是最看不上这些东西的,连她喜欢的那盏兔子灯,都被踏碎在他的马蹄之下,零落在了泥泞之中。
他还对阿婆编出这样的谎话,究竟是想骗别人还是骗他自己呢?她那两年在天下人眼中都已经死了,萧凌安再做这些又有什么意义?
沈如霜的神色愈发迷茫,细弯眉紧紧蹙在了一起,不过阿婆只当她是不知道这些事情,依旧笑得慈祥和蔼,艳羡地望着他们一家三口道:
“姑娘,你福气真是好,不仅夫君这样疼你,孩子也生得秀气灵巧,你看这眉眼多像你俩呀!这样和和美美的日子,真是过几辈子都不够!”
这话若是落在普通人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