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石头笑着往祝安安那边倒了倒,“姐姐救命~”
祝安安把人扶正,“你俩再不赶紧吃,菜我就吃完了。”
高中食堂的菜可没吃过,俩小孩端着个碗也不闹了。
---
一夜好眠,第二天是个好天气。
知青已经来了好几波了,所以这一次新知青的到来,也没有引起什么注意,照例就是看了个新奇,见到人长啥样后就散了。
当然大家对新知青好奇心不高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
马上要秋收了。
这在乡下是个大事情,忙了一年到头终于要把成果收上来了。
祝安安也没分给新知青多少注意力,她忙着为秋收做准备,到时候可是重体力劳动,得吃好才行。
她从老房子里拿了一点大米出来,跟之前米缸里的混在一起。
对俩个小孩解释的是昨天去公社弄的,反正她每次出门或者回来,背篓上始终有个破布盖着,他们也没看里面有啥。
准备工作做完,几天过后,大队长开了一个动员大会,学校也都放假了,全都投入劳动中。
这一忙就是好些天,祝安安终于也是切切实实体会到了一把劳动人民的辛苦,原主的记忆跟正儿八经的参与那还是不一样的。
这些天,祝安安每天几乎都是倒头就睡,新知青那边有什么事情压根就没关注过。
一直等到秋收完全结束闲了下来后,祝安安才从一些婶子嘴里听说了一点新知青八卦。
比如,新来的那唐水芸知青手脚好像不太干净,有人听到冉玲珑知青警告人要是再没经过她同意用她的东西,她就要找大队长来评评理,大队长不管,她就要去找公安。
还有那新来的孙厚知青好像对冉玲珑知青有意思,但是冉知青不搭理他,还说人胃不好就去治病,她没药。
孙知青年纪轻轻的居然有胃病,可真是没看出来。
不过那冉知青对许兰英还挺热情的,估计是有什么事情想请大队长帮忙。
…………
……
祝安安静静地听着婶子们一通乱分析,也不吱声。
心里却在想着,冉知青对许婶儿当然热情啦,那是她未来婆婆啊,即使她官配现在还没回来,但心里已经认定了。
说起来,自从那次一起从公社回大队见过后,她就再也没有跟女主面对面碰到过。
她家位置离知青点有点远,秋收的时候又忙着脚后跟都快打架了,更没有功夫去注意女主了。
现在闲了下来,祝安安也没去注意,左右她在原著里也没啥戏份,安安静静当个吃瓜群众就好了。
日子按部就班的过着,清塘大队这边所处的地理位置属于冬天比较长的,秋收过后很快就要冷下来了。
所以,今天这个不用上工的日子,姐弟三人齐齐出动,准备去多捡点柴囤着,不然等到下了大雪柴不够用再出去捡就有点受罪了。
一同去的还有梁小苗和她弟弟梁小树,秋收过后梁小苗也来过家里几次。
祝安安对于这位原主的朋友,更多的是抱着一种看妹妹的心态,毕竟她心理年龄确实是要比人家年长好几岁。
梁小苗跟秦双一样才十八岁,不过她上完初中就没上了。
两人带着三小孩,也没有走太远,在小孩们心里那野猪下山带来的心理阴影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基本都散去了。
从会走路开始,就在山上跑的皮猴子们,怎么可能憋那么久不上山呢。
祝安安她们出门不算早,上山的时候山上已经有挺多人了,不过捡柴这种事情本来也没个固定的地方。
祝安安她们走走停停的,没过多长时间附近就只剩下她们了。
三小孩在那里撅着个小屁股捡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细小树枝,祝安安就专攻大的,分工很明确,效率也挺高。
才捡了两三捆呢,祝安安余光看到旁边小坡上上来了三个人,走在最前面那个可不就是最近经常存在于婶子们嘴巴里的孙厚知青嘛。
他后面那两个男知青,也是这一波新来的知青,叫钱炬和范鲢,三人手里也都抱着柴。
状态比起刚来的时候看着憔悴了不少,想也知道,城里没干过什么农活的知青,还没休息几天呢,马上就开始秋收,半条命估计都留在地里了。
不过那孙厚,即使憔悴了不少也依旧收拾得人模狗样的。
祝安安看过去的时候,孙厚露出了一个得体的微笑,“祝同志,这么巧,你们也来捡柴呀?”
祝安安没吭声,给了一个明知故问的冷淡眼神。
孙厚笑容僵了一下,他就想不明白了,冉知青对他冷淡就算了,这个乡下小丫头怎么也看不上他。
他刚刚就是看到人往这边走了,才故意跟过来的,他这几天可是打探得清清楚楚的。
这个叫祝安安的乡下丫头,家里没有大人,只有一对年幼的弟妹,住着宽敞的青砖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