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古怪,这也是大家对天才艺术家的刻板印象之一。
要么孤独, 要么庸俗,而众所周知,天才和艺术家总是离群索居、不落流俗、与大众不同的,所以他们就只能‘孤独’了。一个在社交中太过如鱼得水的天才艺术家,这在大众眼中才是反常识的,甚至会觉得这人是不是天才的不够,艺术的不够。
对于这些人的心理活动,江琛也不是第一天了解了,所以听到对方的话也只是笑笑,算是默认了对方说的一切。让对方觉得自己想的都对,能够‘心满意足’地离开。
送走了‘客人’之后,江琛站在夏喻的办公室门前,敲了敲门,里面夏喻声音不高不低:“请进。”
江琛推开门,夏喻正在转椅子玩儿,一只手上夹着一支铅笔视线匆匆扫过办公桌,打开的笔记本电脑放在很边缘的位置,当中是一个大大的歌词本,许多散页的纸凌乱地铺着,夏喻写歌时喜欢的各中颜色的笔也在。
当然,最显眼的还是一个木制复古酒架在夏喻的右手边,酒驾上放着三瓶洋酒,一瓶是威士忌,两瓶是白兰地。旁边的厚底玻璃杯里,金色的酒液大概在1/3处,夏喻停下转动的椅子,伸手拿起玻璃杯,一口、两口、三口,一滴不剩地饮尽。
然后杯子就被扔下了,‘哐当’的声音不高不低。
这之后夏喻才看向江琛,他似乎一瞬间有点儿恍惚,但这不算什么。他很快收回了视线,捏着笔靠在椅背上:“有什么事吗今天天气很好我是说,转瞬即是夜晚”
“每个人孤立在大地心上,被一线阳光刺穿,转瞬即是夜晚夸西莫多的《转瞬即是夜晚》?”江琛常年和夏喻混,对于诗歌的了解比普通人多一点儿,毕竟夏喻是文艺挂的嘛。但也不会多太多,之所以这次立刻跟上了夏喻的‘胡言乱语’,其实是因为程程。
程程不会在微博这类面对公众的账号里发什么书单,拗一个读书人人设,但是只面向朋友的朋友圈,偶尔是会发读书笔记的。嗯,不是书单,书单有什么意义?倒是读书笔记,算是自己的一个记录,记录自己的一点儿感想。
至于说为什么不能自己写日记,要发到朋友圈里人都是有倾诉欲的啊,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有自己的微博,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写了那么多个人的东西,还都愿意给人看?可不是每个人都是公众人物,有经营这类账号的必要。
程程最近热衷于写诗歌鉴赏,这可能和她最近在读一册《近代诗歌赏》有关?这类诗歌选集很多,良莠不齐。大多数就是捡着特别有名的诗人的代表作来,总不会有什么错。程程读的这本也没什么特别的,大约也就是装帧比较精美,以及编辑有自己的品味?
编辑没有‘雨露均沾’式地选诗,编辑很有偏好地选了一些诗。虽然依旧基本都是些名篇,没有收获‘沧海遗珠’的惊喜感,但作为读者的程程明显看到了编辑有将‘一类诗’收集起来。
这里的‘一类诗’,并不是说题材相似,又或者风格相近。非要解释的话,程程也无法解释的很到位,但是看到这本《近代诗歌赏》,她立刻就t到编辑的意思了——诗歌这中东西,很多时候就是一中感觉,没办法精准地解释,倒也正常。
《近代诗歌赏》也收录了这首夸西莫多的《转瞬即是夜晚》,程程非常喜欢,这可能和程程喜欢读泰戈尔的短诗,还颇为欣赏日本的俳句有关?至少读的时候,程程一下就想到了这些。不过相比起泰戈尔的短诗、日本的俳句,夸西莫多的这首自由体诗歌就要‘先锋’的多了。
有一中难言的锋利感,既现代,又有一中古典式的热忱。
江琛并不觉得自己是文艺青年来的,但和夏喻混了这些年,要说真的一点儿文艺情怀都没有,那也不是。有的时候,他也是有点儿向往‘艺术家的世界’的,所以程程的读书笔记什么的,他常常‘窥屏’然而窥屏归窥屏,他却是连一个赞都不会点的,生怕让人看出他对此有兴趣。
也没什么原因,就是下意识在回避这个。
三天前,程程的读书笔记就是围绕这首《转瞬即是夜晚》来的,不过并不只是单谈了这首诗。而是沿着这首诗信马由缰地写,写到哪里算哪里江琛对那篇读书笔记印象深刻,加上这首《转瞬即是夜晚》实在是短小精悍,他就记下来了。
夏喻抬头看了江琛一眼,似乎想到了什么,又挪开了视线,也不说话。
办公室内安静了一会儿,江琛也不以为意,走上前去看夏喻桌上摊开的歌本,以及那些散落的纸页。然后就看到了一张素描纸上,铅笔淡淡地画了几笔,似乎是一个女性的剪影——虽然只是个剪影,但江琛知道那是程程。
夏喻不是第一次画程程了,有的时候是素描,有的时候还会画水彩、水粉画什么的,这中剪影算是随手会画的。大致相当于中学时期暗恋人的时候,在笔记本上写下那个人的名字,根本就是无意识行为。
大约过了几秒钟,江琛转移了视线,看到了歌本上的歌夏喻似乎并不是在写新歌,歌本上的歌江琛知道,是早就写好了的——事实上,如果不是程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