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统小说>辣文>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八百九十一章 黄云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九十一章 黄云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物(2 / 3)

僭朝的戏码来,朱祁玉也没兵可以平叛不是?

兴安这才了然,领命归档去了。

“冉娘子最近一直没看到人,朕回泰安宫都没瞅见,忙什么呢?”朱祁玉批阅了一份奏疏,这是一份太医院的奏疏,送往前线的诸多药,比如那百宝丹,都已经如数运抵,这是复命,朱祁玉也是看到了太医院的奏疏,才想起来,已经有两个多月没见到冉思娘了。

“陛下多要了四千瓶百宝丹,宁妃千岁本就忙碌,便更加忙碌了。”兴安赶忙解释道,大军北伐冉思娘也是连轴转,不是在太医院,就是在密云官厂办事,这送往前线的药,冉思娘当然要悉心看顾,这要是出了什么事,冉思娘可不想皇帝陛下大义灭亲。

多这四千瓶百宝丹,可是朱祁玉用腰子换的。

某种程度而言,这俩月,冉思娘要比朱祁玉还忙。

朱祁玉这才了然的点了点头,继续伏桉批阅奏疏,一份联名弹劾的奏疏出现在了朱祁玉的面前。

来自浙江巡抚、江苏巡抚、应天巡抚、凤阳巡抚的联名弹劾,弹劾大明湖广巡抚年富不干人事。

而年富显然是早就收到了有人要弹劾他消息,也上了一份陈情的奏疏,在奏疏中,年富表示不怪自己,百姓都跑到他的地头上了,他能放任不管?只能勉为其难的收下。

还顿首哭诉说浙江、江苏、应天、凤阳诸省不干人事,给他们湖广添麻烦。

到底是谁不干人事儿?

事情的起因是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一家九口,家里遭了灾,仅剩下的口粮田也卖给了大贾之家,便去往了湖广讨生活,这一讨还真的讨到了生活。

湖广地面,地广人稀,米贱田多,人亦不以田为贵,所以湖广地面无甚贫,亦无甚富,百物俱贱,湖广的农庄更是常年缺人,连正统年间逃进山里的三十万苗人,都被劝出了山,加入了农庄法,可是仍然是缺人。

这仁和县一家九口到了湖广地面,就被当地的县衙安排进了农庄里,这生活便是有了着落,连孩子都在社学里读上了书,虽然先生不像浙江杭州府那般有学问,但是这一家九口在浙江是给不起束脩,买不起文房四宝。

起初仁和县也没当回事儿,虽然这一家九口没有路引跑去了湖广,但是湖广官吏交涉,都是同僚,仁和县衙没有过多的追究。

这一家九口很快就带起了一波向湖广地面迁徙的浪潮,这种坐船到湖广就有田种的说法,很快蔓延四省之地,立刻引起了广泛的迁民潮,在这四省反应过来的时候,湖广已经把人安置好了,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逾十余万人没有路引到了湖广。

湖广缺人,难道这四省之地就不缺吗?其实也缺。

这四省之地为大明最为发达的地区,工坊林立数不胜数,这工坊占了丁口,那田里就没了丁口,结果跑了十余万人,连粮价都涨了许多,一个省就超过了两万余,这四省的巡抚自然要跟湖广巡抚年富交涉。

年富就是当年于谦在河南任巡抚时的河南左布政,年富先是羊装不知情,惊讶的说有这事儿?而后就是拒不归还人丁,大倒苦水,人都化整为零了,寻找困难。再过了不久,年富就是失口否认,人,哪有迁徙来的人?都是我湖广土生土长的人丁!

年富不仅把这些人留下,还给了户籍,这四省可不就是查无此人了吗?

连应天巡抚李贤都觉得年富这事儿办得太不地道了,联名上书,李贤就是那个牵头的人。

年富是湖广方伯,封疆大吏,跟百官之首于少保私交甚笃,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能和于谦交朋友的人,年富也是名声在外,就是眼下于少保不在京师,年富也不怕他们弹劾自己。

朱祁玉点着年富的奏疏说道:“年富说:四省富硕,大贾强半无田,仕宦富室相竞畜田,贪官势族有珍隰遍于邻境者,至于连疆之产罗而取之,无主之业嘱而丐之,寺观香火之奉强而寇之,黄云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物,故曰富者日富而贫者日贫也,趋利避害,食色本性也。”

“遮奢富户家中之产,要用罗网去收获,而没有田亩之人,只能当乞丐去了。”

“这一句黄云遍野,玉粒盈艘,写尽了江南富硕的景象,连寺庙里的香火,都形成了黄云,米粱都是以艘来计数,而后这话锋一转,就是一句,十九皆是大姓之物,好文采啊!”

“年富这封奏疏,显然是早就做了准备,就等着有人弹劾,就抄录一份陈情。李贤啊,李贤,到底是年轻了些,不是年富的对手。”

年富这封奏疏很长,里面引经据典,他的意思非常明确。

你们自己把自己的地界经营的百姓无法都无法生活了,跑到我湖广讨生活,而且过得还不错,为什么还要纠缠呢?自己不检视自己的问题,跑来质询我为何收人,这不是颠倒黑白、不分轻重、主次不明吗?

朱祁玉看着手中的两封奏疏,每一个批复了一句,知道了。

以王文为首的文渊阁学士们意见也非常一致,赞同年富的主张,不做处置。不过他们的话很委婉,只是说起了洪武、永乐年间湖广无人,为了迁民好一顿折腾的旧事,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