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乔微来说,王芃都被她轻易拿下了,更何况一个已经被吓得魂不附体的裴槐了。
裴槐早就对乔微十分害怕,特别是乔微将刑具一拿出来后,裴槐整个人就软了下来。
更何况裴槐觉得自己并不是刺杀,只是想要来一场英雄救美,根本算不上什么大罪,所以交待起来也没什么压力。
这种事情他之前不止做过一次,也没有什么问题,最多就是作风不良,他自认和流放杀头这些不沾边,他现在只等着消息传到自己父亲那边,裴锋源来救他。
可惜乔微不给裴槐这个机会,她将所有的事情审结后,让樊遵拿着证据去东州面见蔺知州。
“大人放心,下官定然不辱使命。”樊遵见乔微如此信任自己,心中感动,一时间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
乔微是齐县知县,无命令是不准许离开任地的,所以只能派下属前去,樊遵也确实不辱乔微之命,将所有的证据和口供面呈蔺知州。
三日后,裴锋源被查抄下狱。
自始,乔微在整个东州官场都出了名,齐县的那些乡绅大姓见有靠山的王芃都如此下场,一个个都不敢再做什么了,老老实实的,
十分听话,乔微让他们往东他们不敢往西。
又过了半个月,北水门彻底完工,当日北水门前,锣鼓鞭炮齐鸣,百姓欢呼雀跃。
之后的夏季,齐县依旧雨水旺盛,但有了重建的北水门,齐县再也没有遭到水灾。
为了感激乔微对齐县的功绩,齐县的百姓要为乔微建生祠,只是乔微并不愿意受香火供奉,齐县的百姓只能做了万民伞相送。
此事传到京都,元和帝对着太女感叹道:“她真的做到了。”
太女笑道:“儿臣早就说过阿微之才,旷世不出,区区齐县怎能难得住她?”
见着女儿与有荣焉的样子,元和帝笑道:“你这样子比见了太女夫还高兴?”他有时候都不知道女儿是不是对姚微有异样的感情。
一个月前,元和帝为太女赐婚冯家独子冯绎。
太女不知道元和帝想差了,只道:“阿微跟儿臣说过,只愿和儿臣成一段君臣佳话,她和阿安不同,阿微是我知己,此生有一知己无憾。”
见女儿眼中澄澈,元和帝就知道想差了。
“朕原本将姚微贬出京都,就是想要试探一下她的本事,看看她是个只会在朝堂搅弄风雨之人,还是能踏踏实实为民做事的官员,如今看来姚微之才确实值得你重用。”元和帝说道,贬乔微去齐县,既是警告也是试探,若乔微能在齐县有所作为,他以后也不会拦着女儿亲近乔微。
“儿臣替阿微谢过父皇。”太女高兴道。
之后朝廷的任命下达,乔微由齐县知县升任东州司马,原本的东州司马为东州长史,自此乔微踏入五品之列。
乔微离开齐县的那日,齐县数千百姓相送。
“樊知县,以后这齐县交给你了。”乔微拍了拍樊遵的肩膀,她升任东州司马后,齐县知县之位由樊遵接任。
“定不辱命。”樊遵对着乔微行了大礼,他这些日子从乔微身上学到很多,是将乔微当作半个恩师看待的。
乔微来得时候只带了江氏和婢女,但是离开的时候却有许多学生相随,他们都是愿意跟着乔微继续学习算学之人。
这些日子听乔微讲课的学生很多,这些人有些被乔微举荐给了其他地方任漕吏,自从齐县的北水门修好后,各地方都知道了乔微手下有一帮学生擅长水利之事,纷纷或写信来借调或由朝廷下令调遣,留在她身边的已经不多了,这些都是愿意潜心随乔微修习理工之学的人。
这些人中没有苏佺。
因为苏佺依旧选择了科举之路。
当知道苏佺的选择的时候,乔微没有意外。
“您会怨我吗?”苏佺颤抖地问着。
乔微摇了摇头:“不会,我为什么要怨你?”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我尊重你的选择。”
“求名求利是人之常情,如今的理工之学确实不适合求官求富贵。”
“但我相信在将来,理工之学会被大周所重视,人人以理工之学为荣。”
看着苏佺低着头,乔微笑道:“我虽推广理工之学,但我更喜欢一句话。”
“百家争鸣,才是文化之盛。”
科举所学的儒学治国之道,同样也是百家之中的一个,所以乔微从不怨苏佺。
————
到了东州后,乔微依旧如之前一样寻了一间学堂,利用空闲时间授课,来求学的学子络绎不绝。
在东州的三年时间里,乔微不仅和蔺知州一起重新丈量土地,清缴税赋,还在东州建立了第一所理工学堂,乔微为其取名为:
格物书院。
乔微不仅在格物书院授课,并且还编纂了第一本大周的综合性农学著作《周民要术》。
这三年乔微带着学生不仅是学习理工之学,更是对农学极为重视,在《周民要术》的《乃粒》一章中乔微对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做出了详细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