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甘宁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都督请三思啊,公覆将军乃东吴旧臣,以历经三世,万万不能杀啊”。
“是啊都督,公覆将军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能寒了三军将士的心啊”。
其他将军也纷纷上前。
周瑜听到众人的求情,表现的更加愤怒了。
“何须你们多言,如果再说这些扰乱军法的言语,我定斩不饶”,接着,周瑜让左右将率先出头的甘宁给乱棒打出去。
枪打出头鸟。
这么多将军求情,周瑜不可能全部修理。
那么没有办法,只能先拿甘宁开到了。
“都督,即时杀了我我也要说,公覆将军不能杀啊,博云,你说话啊”,这个时候,甘宁看向周瑞。
还没等周瑞说话,甘宁便让士兵赶了出去。
这个时候,周瑞站了出来。
“大都督,所以法不容情,但是法律,也要因时制宜,不能一味的遵循法律,公覆将军其罪当诛,这不假,但是现在处于破曹的关键时期。
如果就这样杀了公覆将军,于军不利。
三军将士也会惶恐,军心涣散。
所以卑职请求,希望都督宽恕,权且记罪。等我们破曹之后,斩亦未迟。”
听到周瑞的话,众人纷纷附和。
希望饶恕黄盖。
周瑜虽然在“盛怒”之中,但是周瑞说的合情合理。
他也顺着台阶往下走。
“哼”,周瑜冷哼一声,“这一次要不是看在众将士的面子上,今天我一定斩了黄盖。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今天我虽然不会杀他,但是必须让他长长记性,我看以后谁还敢再议论投降的事情,左右,将其给我拖下去,重打一百脊杖,以正其罪!”
脊仗是一种刑罚。
用如同棍棒之类的兵器击打犯人的背部或者臀部。
有的时候,甚至可以用这东西打死人。
即使十大板,也会让你血肉模糊。
是一种最常用的刑罚。
······
但是黄盖不一样啊。
黄盖老了,身子骨本身就大不如从前。
别说一百脊仗,就是二十脊仗也不行啊。
所以众人听到周瑜的话,再次上来求情。
这一次,周瑜“怒”了。
不怒不行啊。
如果这都不生气,演的就有些假了。
“如果谁在求情,定斩不饶”,周瑜直接将面前的桌子掀翻,然后叱退众官。
众人都惊呆了,不在言语。
“行刑”,周瑜再次命令道。
这个时候,士兵不敢违背。
将黄盖剥了衣服,拖翻在地,开始仗打。
这些士兵也深感黄盖的为人,所以都不敢下重手。
其实这刑仗里面也有道道。
打轻打重,全靠打的人。
李伯元《活地狱》第九回提到此事:
从来州县衙门掌刑的皂录,这小板子打人,都是要预先操练熟的。
有的虽然打得皮破血流,而骨肉不伤;亦有些下死的打,但见皮肤红肿,而内里却受伤甚重。
有人说,凡为皂录的,预先操练这打人的法子,是用一块豆腐,摆在地下,拿小板子打上去,只准有响声,不准打破;等到打完,里头的豆腐都烂了,外面依旧是整整方方的一块,丝毫不动,这方是第一把能手。
凡是犯罪的人,晓得自己理屈,今日难免责打,不惜花钱给这掌刑的……
这样一来,掌握这种高超本领的人,不仅能够顺利完成笞杖任务,而且可以执法违法,从中渔利。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刑罚分考十四》记载,明代厂卫负责施行廷杖的校卒在训练时,先用皮革绑扎成两个人形,一个里面放上砖头,一个外面包上纸,然后再给他们穿上衣服,让校卒对他们行杖。放砖头的人形是用来练习“外轻内重”手法的,要求能做到看起来似乎打得很轻,衣服也不要破损,但里面的砖头要打碎。包纸的人形是用来练习“外重内轻”手法的,要求做到看起来似乎打得很重,但里面包裹的纸不能损伤。行杖要达到这样的水平才算合格。
清代方苞《狱中杂记》中曾记载着他在刑部监狱中亲眼看见的一件事:有三个犯人遭受同样的杖刑,为了少吃点苦头,他们事前都贿赂了行杖的差役。一个犯人送了三十两银子,被稍微打伤一点骨头,养了一个月的伤;第二个犯人送了一倍的银子,只打伤一点皮肉,不到一个月就好了;第三个犯人给了一百八十两银子,受刑后当晚就步履如常了。
而这些行刑的人,就精通这种本事。
外狠内轻。
打了五十脊杖之后,只见黄盖的背部血肉模糊,十分地凄惨。
黄盖也是好汉,愣是一声不吭。
众人看到这里,于心不忍,再次求情。
周瑜心里也十分的不好受。
“既然有众将士求情,这一次先打你五十棍,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