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里留出缝隙,以装载思念和谅解。若你深爱一事物,也要适时适度保持距离,以保持新鲜和美感。若你深爱你自己,也要形神上时而忘却滥用自己,以维持热情和健康……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9-07 12:24:19~2022-09-08 23:48: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paddy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逢假期外出游玩
珍卿同乔治·周等论战越深入, 发现这帮人其实不学无术,一伙人对战她一个人,只会胡说八道, 牵强附会。始知此等走偏门的官费留学生,于国学只七窍通了六窍, 更不知李杜王孟之诗, 左迁班陈之史……
剑桥乃至全城的中国留学生, 掀起一场“文学之用”与“空无之用”的论辩, 越多辩论就越多的思考, 倒叫iris dew更加名声大噪。整个东部大学的留学生,慢慢都晓得有她这号人。中西团体纷纷邀请她演讲,她不胜其烦通通婉拒。
而乔治·周却被同学泄露底细, 说他到美国后书本只随便念念,成日攀附权贵结交白人,闲暇最爱出入各种聚会, 还喜欢跟人学习唱歌跳舞, 一门心思增长社交经验。这种人本无资格说iris dew嬉游玩乐。而张微澜先生与乔治·周相反, 是珍卿所言整日静坐苦学者,然而志大才疏、不善治学, 学业功名无所成就。
这二人被珍卿无意间说中习性, 自此渐渐成为留学界的笑柄。不必细说,
十月间, 国内传来大好的消息, 言某租界被应天政府收回, 此间中国人皆喜出望外, 奔走相告, 各界人士大排庆贺之筵。剑桥中国学生会特为举办酒会。
珍卿的洋朋友蓓丽、白莎拉等, 收到请帖也参加庆祝酒会。珍卿谈及中国近代屈辱史,她们那惊诧唏嘘的样子,叫珍卿觉得与洋人交际很有必要。就算有智识有德性的洋人,对中国人也充满刻板印象,对中国历史更嫌无知。这是需要长期经营的一件事。
也恰是在这个酒会上,珍卿遇见交锋已久的乔治·周,他身边的人向珍卿这指指戳戳,说这就是那个谁谁。长得圆脑袋溜肩膀的乔治·周先生,就顾作倜傥地笑睨珍卿,还挺大方地隔空对她举杯。珍卿观其矫首昂视之态,虽说外强中干,自命风流,看来对她确实不心服。不过,他所纠集的不学无术之辈,跟珍卿等笃志勤学者没啥交往,对珍卿的生活交际圈子几无影响,倒不甚在意他。
只是国内也在观望这场论战,iris dew论战中所作七八篇文章,被人们不厌其烦地一篇篇传回国,登载于国内报刊自有一场相关的讨论,珍卿不得亲见这波热潮,听人信中转述也觉惊诧。而这些文章甫一传回国内,人们从iris dew的姓氏和性别,便猜测她是否就是易宣元,这马甲差一点穿不住。但易宣元先生并未公开承认,珍卿真正狂掉马甲,还是后来杜教授给她出版文集,从收录其间的作品,再看最初发展时的笔名,马甲该掉的差不多掉光了。
这场论战还有一点后果,事里事外的人都未料到。珍卿对文学“有为无为”之辩,对老庄学说的演化推崇,无意间取悦了一大拨遗老遗少,他们觉得她是有道统的人,而非一味尊奉夷狄邪说的离经叛道者。珍卿后来学成归国,很受了一些抱残守缺的老先生优待,着实诚惶诚恐,不知是喜是忧。
怡民远在港岛的父亲孟先生,也读到珍卿论战中的文章,孟先生特意写信给珍卿,说她一家境殷实少年人,为何找到这么些刁钻的角度,思索高官大德都不思索的问题。怡民也说,她觉得跟珍卿不似同龄人,有些问题她自然也会思考,但是站不到珍卿的角度。
珍卿回想两辈子成长经历,后来告诉孟家父女,他们对这些奇思怪想纳罕,在她只是因为孤独。没有可靠的长辈,没有丰富的游戏,心灵的困境无法诉说,客观的环境只能适应,好多事只能一个人瞎琢磨。
……
这年重阳节的时候,戴维斯·萨尔责送来一个花篮,卡片上写了珍卿和怡民两人,说恭祝他们身体健康、平安长寿,也抱歉说他之前出城,错过他们庆祝收复租界的酒会。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萨尔责精心挑选装点的花篮,里头装的是各种各样的菊花。某日,珍卿在哈大碰到比完赛的萨尔责,他还问收到他的花没有。珍卿格外客气地表示感谢,解释重阳节是中国人敬老思亲的日子,人们会喝菊花泡的酒,也会佩戴茱萸菊花,都是为了祈祷长寿,但是现在的中国人,一般是上坟才送人菊花。
萨尔责听珍卿一解释,这么大块头的人异常窘迫,说送花前还详细询问中国朋友,没想到还是闹出笑料。萨尔责从赛场上下来,就是赤红着脸直流汗,这一会好像更夸张。珍卿因他的强悍体格和傲慢态度,初识此人就形成强烈的戒备心,这时看他倒觉得亲切些。
萨尔责顺势问起珍卿,这个假期有什么计划,珍卿说了学习工作任务,还有一些杂务脱不开,游玩计划还没敲定呢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