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中的入门篇《论语》《诗经》之类的。
也有十四五岁的男孩子,四书五经通了大半,还在这里继续深造国学。
总之,族学里的学生程度不一,唯一的老师九先生是一对一或一对二地教导学生。
每个人学生轮流着,拿着自己的课本上去,听先生讲几页的生书。
先生给一个人讲书时,其余人背诵的背诵,书写的书写,都有事情干,当然也少不了偷懒的。
在这一群小男孩儿里,有一个半大不小的女孩子,生得细瘦单薄,万绿丛中一点红,也是特别的一道风景线。
这一会儿轮到她听新书去了,她就抱着一本书,离开座位也到九先生跟前。
九先生拿着教棍,指着书上的某一行,吩咐这女孩儿,从那里开始念。
那女孩子就捧着书,朗声念了起来:
升斗上,要公平,买物件,莫亏人,夫君怒,说比论,好言劝,解愁闷。
夫骂人,莫齐逞,或不是,陪小心,纵怀憾,看你情,祸自消,福自生。
……
然后,那位九先生,就摇头晃脑,慢悠悠地给这女孩儿解释意思。
解释完了,又谆谆地教导,说女孩子,要守好女孩子的本份,多在女孩的分内事上用心,读书识字倒是不大要紧……
这女孩子恭敬地听着,听先生讲完今天的《女儿经》,表情很温驯地退下来了,老老实实地回到座位。
然后,就开始朗读今天学的内容。
这女孩子名叫杜珍卿,祖母、母亲都早逝,父亲早年出门,一去杳无音讯,就跟一个老祖父相依为命。
她面上看起来老实,心里却一点不温驯,心里无穷地p。
所谓《女儿经》,就是针对女孩子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
在父母长辈面前,要老实勤快,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到公婆丈夫那里,也要恭敬孝顺,不要嫌贫爱富。
丈夫病了,软语温存地侍候着,受了责骂自己受着。
还讲对亲戚怎样,对邻居怎样,bb……
《女儿经》中这么高标准的女性,根本就是丢弃自我、为男人造福的无敌工具人。
她来到这里□□年,还真见识过这样的女性,真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样的女性,逆来顺受,牺牲自我,也未必受到别人赞美感激,有时候,反倒更能激出人性的恶来。
可恨这《女儿经》,虽说是九先生特意教她学的,她祖父杜太爷,也很赞成她学的。
她祖父杜太爷管教孩子,推行的是棍棒教育。
这些年挨过无数打,她也学乖滑了,若非重大问题,决不跟她祖父杠着来,当然,她也不随便跟师长杠着来。
这《女儿经》学就学了,而且要学得倒背如流,融会贯通,学得叫这些人挑不出毛病来。
珍卿读了一会儿书,见桌上有一个小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两块花生糕,黄脆脆的看着就好吃。
珍卿一侧脸儿,看见右面的邻桌上,一个男孩子正拿着书本挡住头,亮闪闪的眼睛看着她。
这是她的好朋友,——杜氏族长的小孙子杜玉琮,跟她是同宗族的亲戚。
这小伙子人特别好,知道珍卿在家没有好饭吃,总是很细心地给她带东西吃。
看九先生正给人讲书,没有看向这里,珍卿拿课本挡着,很快吃了一块花生糕,后面的人,却重重踢了一下她凳子。
珍卿连忙把纸包收起来,回头看了后桌一眼。
她这个后桌,是个胖得像肉山一样的胖子,叫崔胖虎,在族学里招猫逗狗,最惹人厌的一个。
崔胖虎不是本村人,她娘是本村的人,他外祖父一家都在这里。
只因崔胖虎在省城太能惹事,惹了他不该惹的人,因此,他娘就带着他远避到娘家来了。
崔胖虎来了没多久,就成杜家庄一大祸害。到族学来了以后,那更是人厌狗嫌。
珍卿暗里教训他不只一回,这个胖纸就是不长教训,老是来招惹她。
珍卿今天懒得理会他,瞪他一眼就不再搭理他。
接着她就开始背诵《女儿经》,她小时候就背过,现在很容易就背会了。
她一边嘴里背诵着,眼睛却看到窗子外面。
现在才是初春,还是春寒料峭的时候。枝头微微有一点新绿,但农村的景象还很寂静、单调。
这杜氏的族学院子里,倒有几棵梅花树,在春天的寒意里独逞艳姿,现出一些新鲜的意味来。
她是四岁那年穿来的,这个身体的妈妈开始教她认字。
妈妈在方块的红纸上,写下工整的楷字,一个个地教她认读。
一年多以后,她已经认了一两千繁体汉字。
可她妈是个病弱的人,在她五岁时就撒手人寰。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