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下来的钱可以找人打些器具。”
“你带着阿翔去谈。”梅三娘吩咐,“要是对方看你人少欺负你,就让阿翔把他们谈话的桌子劈了。”
阿花一个女子在外走动谈生意,总会惹来一些人多势众的抱团欺负。
阿花听到梅三娘的暴力发言,笑得直乐呵,连连应声:“好啊好啊。”
阿翔听到梅三娘提自己名字,总算回过神将视线落在阿花身上。他愣愣点了头,随后看了阿花片刻才再次将视线落到虚空中。
梅三娘想了下:“我回家吃饭。江南商队很快要来。我们之前陆续从各家收来的布存得好,都能卖上价。要是他们压低价,我们自己找人送出去卖。”
阿花再次应声。
两人再谈了会儿关于江南商队的事,阿花不再打扰三娘:“我去做饭。你这里先画着。阿翔的饭我一起做了。”
梅三娘点头。
阿花出门。房间里梅三娘继续低头继续对着面前大纸。
半响过后,她在纸上用碳笔涂抹起来,一点点框出留白范围。所谓百兽贺岁,自是飞禽走兽样样要有。最下层是水,水中要有鱼。鱼要凸显细节,鱼鳞必然要片片皆在。地上走兽矮如兔高如象也要齐全。猛兽狮虎一个不能少。空中要有鸟。喜鹊飞鹰上下分别。
她染过鱼,染过马,染过鸟,染过蝴蝶,染过自己见过的所有生灵。但这些要放在同一幅画上,不是简单的拼接。
它们要浑然天成,一下染缸就成一幅巨作。
“光扎做不到。留白的地方要很细,针线少不了。”梅三娘半响开口,“阿翔,再替我打一些细银针。再收些马尾毛来。”
阿翔听到话,径直从书房出门,竟是决定现在就去打制银针。
宅子里每个人各司其职,唯有过来暂住的段瑶玉没事可干。
她站在主厅里小心翼翼朝外探了探头,注意到厨房方向有动静,开口喊问:“阿花姐,要我帮忙吗?”
厨房里的阿花姐听到声音:“好啊。”
到了饭点,梅三娘回了梅家。阿花和阿翔以及段瑶玉坐在饭桌上。
和细软纤长米线毫无关系的粗线长短不一堆在碗中,上面手撕的鸡肉粗细均匀,可菜叶却是切得稀碎。各种酱料勉勉强强遮掩了一点美食的丑样。
阿花表情难得寡淡,不得不承认三娘说得对。
段家人,不行。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文/乃兮
夜深人静,梅三娘房间亮着油灯,很晚才熄灭,一连几天都是如此。
初九一早,梅三娘比太阳升起更早起床。她穿着斜襟短上衣与靛青裙,站在染坊中央,精神气十足在吆喝催促:“今天初九,互市。赶紧把这些天囤的布都拿出来送去集市。快点!快点!”
人走动时,旁人能从她身上听到她脖颈上银锁清脆的响动声。太阳探出头时,光亮照在银锁上,反出来的光衬着她的脸,显得她容貌更是明艳。
在场所有人都比前两日积极些,手上没停,脸上不自觉带上笑意和期待。
每月互市,总有不少商人和本地人在市集进行买卖。
除了三娘之外,大哥梅崇风咬文嚼字鼓舞着染坊帮工:“今日除了戎州、邕州、江南的商人会来,还有毒国、海外之人。卖出越多,你们能得越多钱。他们大多喜欢做茶叶和马匹的生意,带的钱多,看见喜欢的布料也必然一并会买下。”
集市上真正的大生意是马匹和茶叶,量大价高。有不少小商贩买卖时顺手喜欢买些布料。布是硬通货,可以当钱来用。本地染布新奇稀罕,是用草药染出的青色,做成衣服穿上后少病少灾。不少识货的人会选择买来做点小衣衫。
不止梅家忙碌,其余家里有买卖念头的人都忙碌。年老年少的背着竹筐出门,吃的用的全塞满。年轻的不止背箩筐,肩上也扛着东西想去市集上卖。
今日清早出门,身边都是街坊邻里,招呼起来眉开眼笑:“哎,一块去集市呢?”
“可不,家里这些天一直在做竹筐。每回都有人拿不下东西要买筐。”
“我编了一些腰带染了色,你看好看么?”
“好看!一定能卖出去。对了我想买把刀。不知道谁家打得好些。今天价一定比往日便宜。”
梅三娘每月都会参与互市。每回互市,天南地北的人会买卖各种她以前从未见过听过的物件,也会带来各地故事。
从这些走南闯北商人的话里,那些从未去过的地方如同绘卷一般会在她脑中铺开。有的商人会说京城的矜贵繁华,也怨京城夏日马车来往道路臭气熏天。有会说江南的书生意气,歌姬花船之上舞艳天下,同时痛苦于江南绵延不绝的潮湿雨季。
还有塞外的风光,海上的航行……作为一个通商必经之路,周城这里总不缺故事。
她随手拿起一根长细棍,想着今天去市集上看看画册或者商人带来的活物,有没有哪个能让她灵光一闪,想出更好的作染画思路。
她正准备跟着帮工一起出门,二哥梅旭华急匆匆冲了进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