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主一直没有说话,直到屋子里只剩下两人,她才开口,“即便母皇已经修改了许多例律,可世上对女子的看法却没有因为例律而完全改变,轻女之事屡有发生,这是待在洛阳城皇宫大内不能悉知的。”
“殿下不必忧心,只要人在,一切都会好起来。”虽然苏芷涵也因为这件事而心情欠佳,但她相信一切都在变好。
例如过去,女子不得上学堂,不得入仕途,只能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一生困于深宅,只有相夫教子。现在这一切都在改变,上一辈的人思想依旧陈旧。可传承到下一代时,拥有新观念的人会更多,再往下一代将会越来越多,以此类推,终有一日将会成为大的趋势。
三公主听了她的话也瞬间释然,“是啊,即便现在还不够好,终有一日会好的。”
知府那头按照苏芷涵交代去执行,结果中途突生变故,孩子没救出来,侍卫们也暴露了行踪,引得匪寇们大怒,称三日内,要筹备十吨粮食和一万两黄金。
“粮款都发放出去了,官府根本没有这么多钱啊。”知府犯愁,县令们也一筹莫展。
突然,有个县令说,“要不,营救的行动取消吧,她父亲祖母都放弃了,咱们有必要在这犯难吗?牺牲一人保全整个镇子也是划算。”
苏芷涵一听就不悦了,刚要反驳,就见里屋的人走了出来。
三公主站在门口,趁着脸色,众人看见她赶忙行礼并且退后让路。
“保全整个镇子需要用一个孩子的命去换吗?”三公主目光扫过淮南的众官员,“如果真的如此,你们也就不用干了。”
“殿下息怒!”
除去苏芷涵,在场的其他官员侍卫等全部跪地,一个个的脑袋埋老低。
“其实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苏芷涵忽然道,“如果把分发下去的粮款收回,运送到山上,就可以附和山匪所言。”
若从洛阳调配,三日根本赶不到。
知府不解,“可都发下去了,谁会还回来?”
苏芷涵沉了眸色,“知府大人尽可去通告,也不需要都收回,收回大半即可。事成之后,照样还给他们,若是有损失,我会亲自回洛阳或者去临近州镇借调。”
三公主点点头,“按照苏少卿说的去做。”
众人赶忙应承,“下官遵命!”
收回粮款消息和因由全都告知下去,知府大门敞开,就是为了等百姓回来登记送粮。等了半天都没有人来,知府和县令围在一起商量半天还是禀告给二人。
“真的没有人来,苏大人,您看计划是不是得调整?”
苏芷涵看看外头,“再等等,若今日都没有人,便该方法。”
话音刚落,就听外头乱哄哄的,苏芷涵走出院子往外头望去,就见一群百姓聚集在衙门门口,要求登记显粮款。
县令惊讶道,“还真有人换回来。”
来登记的人越来越多,截至次日正午,他们所筹的粮款再加上官府存留的,以及苏芷涵还有三公主自己的银两,终于凑够了数量。
“苏大人,您真是料事如神呐,我这就派人去送粮款。”
知府刚要去吩咐底下人,就被苏芷涵叫住。
“不要让官府侍卫去,让你们府邸上年纪比较长的人去,最好看上去都是老弱病残。”
知府不解其意,“这是为何?”
苏芷涵弯唇,“内有玄机。”
入夜前,一群上年纪的人拉着粮款就上了山,他们步履缓慢,但总算是赶在傍晚时分到了山上。
匪寇首领验过粮款后,让手底下的人去把女孩带出来。小女孩出来的瞬间伴随着尖利的啼哭声,匪寇嫌弃她吵闹,拿麻布把她的嘴堵上了。
“成,你们把这小崽子带走吧。”
年长的人们带着孩子迅速跑下山,有多远跑多远。
正当匪寇们高兴的去数粮款时,粮车里突然蹦出十几名侍卫以及最后出来的苏芷涵。
“拿下!”
苏芷涵一声令下,侍卫们一拥而上,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将所有匪寇擒拿住。
山匪被一网打尽,孩子得救了,粮款也如数还给登记的百姓们,可谓是皆大欢喜。
知府和县令特意准备了酒菜庆祝此次圆满解决淮南秋旱和匪寇之患。
“下官敬公主殿下,敬苏大人。”
知府这一起身敬酒,县令们也随之起来。苏芷涵和三公主举杯共饮了,知府那又开始单独敬苏芷涵。
“多亏苏大人的主意,要不然现在不仅那个孩子回不来,匪寇的祸患也无法根除。”
苏芷涵略一颔首,“知府大人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为百姓们做的。”
“是,是,都是本分。”知府大人笑笑,“但还是得敬苏大人一杯,下官先干为敬。”
见对面全都干了,苏芷涵也很给面子的喝光了杯中酒。
这一顿饭吃到快半夜,知府等人实在喝不动了才被仆人们扶回去。苏芷涵酒量算不错,也就是微醺,至于三公主根本没喝两杯更加是不醉了。
烛光摇曳,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