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统小说>辣文>1933时空逆流> 第贰八二章 疯狂致力于内政的白金三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贰八二章 疯狂致力于内政的白金三年(3 / 5)

到最好!决心全面推广这些作物的种植,让整个自由联盟,包括加入自由联盟的中华联邦的老百姓,提升体质、全面进化。太空发展实在太需要人了,不只太空军,还需要大量的移民,驻扎各星球,负责后勤工作。

已经决定让老百姓吃饱吃好,接下就是要买得起,人民的生活得全都迈入小康。要迈入小康,不能平白无故只发钱。就算王绍屏有着金山银山发的起,但发钱只会让人颓废,算不得发展。所以,得让老百姓有工作。工作不外乎第一、二、三部门,也就农矿、製造与服务业。眼前的中国,农矿业人数应该居多,尤其是农业,四亿人当中,没有个三亿,也有二亿多很多。机械化耕作是势在必行的趋势,农民不需要这么多,那么就得将农民吸引到二、三部门。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一定是工人先成长起来,有了钱,才有各种生活、商业、金融服务。王绍屏的团队对这件事情琢磨很久,说是一开始盖各种工厂那不实际,没有外销市场,内需购买力又不足,太多工厂,一下就会生產过剩,那么经济不仅发展不起来,还会被受打击。

来自后世的王绍屏当然知道凯因斯的理论和罗斯福新政的策略,即便后世对于政府投入补贴,大量进行交通、水电,甚至防洪等基础建设的开发,对于经济发展是否有积极的作用,有着极大争议。但这招目前对于中国来说,应该还是有效的,毕竟王绍屏有钱,老百姓需要赚钱,而中国也是真的需要基础建设,而不是像美国搞到最后是将铁路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纯粹浪费资源。

如果打算用基础建设作为拉抬经济的第一步,那么王家原来那套全自动机械化的建设模式就不行,得大量用人啊!全自动,怎么用人发钱?老共掌权后那套全民一窝蜂大炼钢、大练兵,土法炼钢的模式也不行,那纯粹是乱搞,置工程品质于不顾,还罔顾工人生命财產安全,甚至大量破坏自然环境。

自由联盟的专家团队们在前一段时间琢磨出一套搂草打兔子、一举数得的建设模式:基础建设本身不仅要详细规划,还得根据国土规划来设计,以免工程破坏生态。如此一来,建设时所需要的就不单单是一般人力,而是需要有常识、有知识的工人。这不是说在招聘工人时,要筛选资格,如果那样搞,反而就造成对產业工人需求的排挤效应。而是招收一般的农民工,先进行教育,再送上工地,这等于是把短期学校建设和基础工程开发结合起来。这个所谓的「短期」,别人或许得搞个几年,但有着学习增强机的王家,「短期」可能就真的是几个月。

这套方法让老蒋知道了,他除了赞不绝口之外,竟然还提出一个可行的建议:「台生啊!你这套所谓短期工人教育计画,是不是打算扩及產业工人,甚至农民的机械化教育啊?」

的确是,王绍屏还真打算把这套短期培训方法当做万灵丹,不仅用在第二部门,连一、三部门上岗都不放过。所以,他自然而然的点点头,还补充道:「报告委员长,不仅如此,包含金融、商业、服务业也都会用上,这样我们的发展就不是单纯人力使用,而是提升道人才发展。」

只听老蒋笑咪咪地说道:「好、好、好,全民都能用到最好。那么,台生啊!你有没有想过加入短期军训啊?面对未来的外星入侵,老百姓是不是至少也得有些军事常识?譬如如何掩蔽、逃生,甚至就地抵抗啊!」

王绍屏眼睛一亮点点头,老蒋还真不像老共丑化的是个草包,不然人家如何建设黄金十年、领导八年抗战,后来局面失控,他有责任,但难道会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吗?无论如何,他现在的提议还真不错,但王绍屏没有打算两个一碰头就草率定下来,而是告诉老蒋,可以这样做,但详细规划还得专家设计,才能让教育和军训两者不衝突,甚至相辅相成。毕竟军训也有一些体能训练在里面,如何藉此开发人类潜能,以适应太空生活的方向来设计,应该能加速老百姓适应星际移民的计画。

随着基础建设的规划完善,產业规划就得跟上檯面,这也是自由联盟研究很久的玩意儿,同步开发同步建设。不过要说產业规划,就得先谈谈国土规划,除了设计了大量的退耕还草、还林、还河、还湖…这些不要和大自然争地的政策之外,王绍屏还打算大手笔的把不是不适宜人居的高地、深山的山民、农人、少数民族迁徙到适合人居的地方,让居住环境高楼化,减少佔地面积,以免过度开发,让子孙付出生态失衡、影响健康等惨痛代价。后世许多大型传染病,不都来自原本居住在深山老林的野生动物,譬如蝙蝠身上吗?不仅要迁徙老百姓,一些已经破坏的环境,砂质化的地方,比如内蒙、黄土高原…之类的地方,还要种植上神仙工厂的速生草、速生林,以便早日恢復生态环境的平衡。

除了这些国土规划,工业、製造业的发展,也得採取超高标准环保化,以免像后来强国那样,先是雾霾,后来还变成毒雾,神州大陆很大块地方都不能住人,只能大规模星际移民去。要做环保,还是得讲技术的,而且越先进越好。本来王绍屏以为自己廿二世纪的技术已经是超水准的玩意儿了,可以大幅降低污染源,但看了神仙工厂提供的环保技术,廿二世纪的技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