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统小说>辣文>1933时空逆流> 第贰六七章 小心翼翼的挑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贰六七章 小心翼翼的挑衅(1 / 4)

王绍屏失踪的消息是从南京散出去的…,呃…也不能完全这样说,应该说是南京发现之后,才从各种管道透露出去的。事情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王绍屏这趟出来,对外的说法是到兰州赴任,但是过了约定时间好几个小时,朱绍良都没有等到人;这对广大的中国人来说,迟到个几个小时,那是正常不过了,但对王家人来说,却是极度不正常。只要和王家打过交道,无论国府还是世界各国其他政要,大家都知道,王家一向十分准时,尤其是报復…,绝不跟你玩事前警告,什么「勿谓言之不预也」之类的外交术语,而是直接告诉挑衅者,我什么时间要报復,什么时间就打过去。所以王绍屏迟到?这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难。

朱绍良不知道王家迟到这件事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所以当国府那边再次来电报催促,要他回报到南京述职的时间时,朱绍良自然就回电,把王绍屏尚未抵达的理由说了出去。

南京方面,当然没有一个笨蛋,会在那边傻傻地等,而是几乎每个政坛老手都知道王绍屏出问题了。不过基于谨慎,国府还是一致决定,先要求驻台北的代表,向王家查询王绍屏出发时间,以免判断上搞个大乌龙,事实真的只是王绍屏有要事或睡过头,晚出发而已。

虽然王家没有立即答覆,但王绍屏出发的时间,即便没有大张旗鼓,却也没有刻意封锁消息,所以国府代表即使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但总能查到王绍屏大约何时就不再公开露面。消息传回南京,就算不知道王绍屏失踪,也能研判出王绍屏真的出事了。以国府保密防谍做的有名差地筛子的尿性,当然更不妨碍国内外各方势力安插的探子,把王绍屏可能失踪的消息传了出去。

首先跳脚的当然是英国内阁,枢密院议长鲍德温甚至在会议中公开大骂还在台北的张伯伦:「内维尔?张伯伦就是个卖国贼!让他暂停签约的行动,立刻回国受审,我们一定要把他送上绞刑台!」一个未来的准首相这么失态,算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要不是他的马前卒邱吉尔中箭落马,虽仍保有职位,却失去参加内阁机密会议资格的话,他自己也不用衝锋陷阵在前头,企图将他当前最有可能竞争首相的对手拉下马。

不过内阁成员没有人买他的帐,外务大臣约翰?西蒙子爵甚至嘲讽地说:「我倒觉得内维尔做的挺不错的,根据我们外务部的情报显示,杰克?王的几位夫人比他还更强硬,据说出动舰队包围香港,就是这九位夫人的决定,即便杰克?王事后知道,都没办法改变这项决策。据说这九位女士在和王氏家族联姻之前,自身的家族就都很有影响力。能谈到一千吨黄金的赔偿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要知道我们在南非最大的兰德矿场,一年也不过產出700吨黄金。何况这一千吨黄金不是贷款,而是补偿金!我们在1843年成立港英殖民地政府之后,从来没在那块小岛上征过一便士(英镑最小币值)的税,即使真给我们经营99年,到1997年,我们也赚不回来那么多。我认为王的失踪,是九位王夫人不想继续和我们纠缠,想要把心力放在寻找杰克这件事上面。也因为她们的让步,内维尔抓到关键机会,这才让我们捡到便宜。」他算是小覷了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潜力了,不过按照现在的发展情况,国共内战可能不会再次发生,这样一来,国府如果没有败退台湾,共党建政后没有锁国,香港能否取代上海,担负起亚洲首要经济港的地位,这还很难说。

西蒙子爵的话,的确提醒了所有的内阁阁员,他们瞬间被一千吨黄金补偿金给迷住了。开玩笑这是一次就拿回来的财富啊!有这么多的黄金储备做后盾,那是能发行多少纸钞啊?能建多少军舰?等世界大萧条过去之后,大英帝国再争取个几年发展时间,重新恢復世界霸权不是梦!到时候想要收拾王氏家族,那不是分分秒秒的事情吗?不要忘了,王家的老家可是在英属马来亚,这不是王家捏在自己手里最大的要害吗?瞬间没有人理会鲍德温的叫嚣。

就这样英国内阁大部分的成员都做着类似的白日梦,一致决议,按照原订协议,先将补偿金落袋为安再说。至于数年后,卸任首相多年的鲍德温,对亲近友人抱怨:「当时内阁的短视,导致大英帝国犯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错误!」那就是后话了。

英国决议按兵不动,不代表其他外国势力就没有动作。和王家有嫌隙的日、俄等国,还有和王家日渐齟齬的罗斯福,甚至自身政局混乱不堪区却羡慕英国获得大量黄金的法国,全都想分一杯羹,从王家身上刮点好处,最后连希特勒都动了心思。不过希特勒深知王家的厉害,既不敢大张旗鼓,更不敢使用任何加密电报、通讯设备展露他的意图,下达任何命令,因为他知道现有任何科技在王家面前都是个渣。所以他刻意派他的副手鲁道夫·赫斯担任特使,前往台湾,想要和王家好好「聊聊」,看能不能多争取一点好处…。

鲁道夫·赫斯是谁?他就是那个在二战开打之后,没脑子地自己一个人驾着bf110d战斗机飞往英国,企图想要独自和英国达成和平谈判的疯子。但如果你认为他一开始就是个神经病,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不仅和戈林一样是一次大战德国的空战英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