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统小说>辣文>1933时空逆流> 第壹六五章 各方震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壹六五章 各方震动(4 / 5)

大量拍卖土地、滥发公债与无限制发行钞票在饮鴆止渴,很快墨西哥政府就要宣布破產。

但没想到王家报復的消息刚传来没多久,日、苏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的消息接踵而至。一天之内就失去广大的领土,即使现在还没停火,日、苏惨败已经是版上钉钉的事了。这可把阿贝拉尔多吓得连忙下令国防军后退几十公里。但是负责美西和墨西哥事务的王绍东怎么可能放过他?在忙完出兵的事情之后,立刻令飞艇和大军再度压境,要求他签署永久割让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的不平等条约。这让偷鸡不着蚀把米又怕死的阿贝拉尔多,只好不顾歷史骂名,捏着鼻子认了。唯一的一个好消息是,王绍东同意贷款给墨国政府振兴经济,当然也要顺便把这次和上次的赔款一起贷出来。至此,这个国家已经几近沦为王家的附庸国。

第二次记者会之后的各方震动看似都对王家有利的发展,但王绍屏却面临另一个麻烦,那就是王家内部和全球华人的反对。王家的胜利,一开始让海内外华人、侨民全部都欢欣鼓舞,不仅中国境内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侨居地那更是万人空巷,到处舞龙舞狮、载歌载舞。但当王家宣布要把这些地方的主权交给国际联盟託管,虽然託管的对象还是王家。但仍遭到全球华人的质疑与反对。

反对者认为将这些大部分是中国固有的土地交给国际联盟,就是把主权送出去的卖国者。即使没有明白指謫王家卖国的大部分华人也不能理解王绍屏的作为。至于这些土地又不是中国夺回,王家并不能代表南京政府,甚至王家算不算国家主体,都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甚至他们也忘了这是一场王家的復仇之战,不是中国夺回失地之战,王家的利益什么的,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大部分的华人都认为王家就应该像清末刘永福那样率领黑旗军替清廷南北征战。「免费」而且「义务」的为国家南征北讨,胜了一切归诸于国家;败了,那就是虽败犹荣,是悲剧民族英雄。悲剧,但还是民族英雄,不是吗?好处?曰义!何必曰利?孟子他老人家几千年就说过了,没读过书吗?

外部的杂音对王绍屏干扰还不大,但长辈团的抗议,质疑王绍屏怎么不归还给中国,这种窝里反才是他最头疼的。其中最激烈的莫过冯玉祥,他已经提出要独自离去,返回中国的要求。

杨钧和曾昭吉倒是没那么激烈,但也认为王绍屏这招算是走了一步臭棋。曾昭吉甚至劝王绍屏说:「还是收回像国联的申请吧!不然人心散了,队伍可不好带。」

王绍屏先是提出廿世纪末日本一套右派漫画《沉默舰队》的理论:「我们王家取得这块土地,是在中国还无法自保的情况下,以国际联盟之名,提供一个有力的国际屏障。」不过当初这种日本右派荒唐的独立国家之外「以暴制暴」的吓阻理论,其实也没有说服过王绍屏自己;所以当然也说服不了长辈团。冯玉祥甚至直接点出王绍屏的谬论:「中国不能自保,但王家可以啊!不如你们就入主中央,这样不就解决了。」

王绍屏最后无奈了,只好实话实说:「我知道各位长辈都有这样的想法,浙江商帮甚至直接表明了,支持我们王家直接夺取政权。好像这样一来,中国就会走入富强,挤进世界强国之林。但是…」心中有很多疑惑的曹錕忍不住插嘴的说:「难道不是?」

王绍屏摇摇头,然后忧伤地说:「如果各位长辈希望中国继续沦入一治一乱的治乱循环当中,那么我倒是可以这么做。但是如果各位长辈希望中国能像西方一样,彻底摆脱一兴一衰的怪圈,真正进入民主社会的长治久安,那么我就不能做。」「怎么说?」也一头问号的段祺瑞也忍不住抢着问。

「不知道各位长辈记不记得当初我和大家说过的美国建国初期的杰佛逊总统故事?民主的建立就在于强者的退让,让制度真正建立起来。我现在夺了国府的江山,不仅毁了现有刚开始的宪政法治基础,而且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我势必要妥协,让许多自认有从龙之功的傢伙拥有一些特权,比方浙江商帮。但有了新的特权阶级,制度永远都建立不起来。」「哼!胡扯!像共產党那样六亲不认,哪来什么特权阶级?」冯玉祥算是接触过苏联,深信只要执政公允,公平的社会一定就能建立起来。

「是吗?那么浙江商帮现在为什么要转支持我?还不是委员长已经不想给他们太多特权吗?不给,这些人就会转而反对你,就是动乱的根源!冯老,你相信苏联没有特权阶级吗?那么为什么多老百姓会饿死,而主政者却满脑肥肠?我相信即便中共执政,红色新贵也将遍地都是(歷史证明果真如此)。中国的治乱兴衰就是特权的争夺战,所谓从龙之功,才会让这么多人前仆后继的争夺那个位置。要不是袁世凯证明了家天下已经不受欢迎,我想,妄想称王称霸的人会更多。依据西方希腊罗马时代,多元而蓬勃的权力制度发展的歷史已经证明了,度过以血统纯续的君主独裁制度之后,往往就是一小群人利益勾结的寡头独裁。苏联共党、法西斯、纳粹都正在往这个道路上发展,或许他们会出现强而有力的独裁者,但事实上还是用政党凝聚的那群特权阶级的支持,并排斥其他不是『自己人』的群体,或者反对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