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传统小说>辣文>1933时空逆流> 第壹三五 中世纪东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壹三五 中世纪东欧(3 / 4)

往的交通还是以马车为主,人们脸上露出的表情似乎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这让王绍屏联想起来廿二世纪教科书里描述廿一世纪初的台湾,那个陷入缓慢发展的所谓「逃避时代」。

小茱在一旁对小咪说着:「这个国家在一次战后经歷太多战争了,1918年同时和乌克兰、捷克斯洛伐克开战;1919年和苏联开战;仗都还没结束,马上在1920年又和立陶宛开战。这样的局势,骤然获得短暂的和平,让人们只想如何好好过日子,对任何事情都不关心。」小咪点点头,然后说:「外患还包括内乱,退休后的国家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竟然又復出政变。积极想要推动与苏联的对抗,以一个中型农业国家的力量,又是煽动苏联非俄罗斯民族的独立,又想联合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三小国,还有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成立一个由波兰主导的,与苏联对抗的海间联邦。这些构想实在超过波兰的能力太多,老百姓也太辛苦了。」二咪这时插嘴说:「所以刚刚签订苏波互不侵犯条约,马上就有人倡议签订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国内毕苏斯基的独裁政权已经压的波兰人民喘不过气来,谁都不想再和两侧的强国再发生衝突。毕苏斯基搞了这么多年独裁,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国际关係,难怪连现代化建设也搞不好。」

三个女人的对话,阵阵的飘进王绍屏的耳朵里,让他深深思考教科书里那段描述:「台湾歷经将近卅年神话般的反攻口号折磨,当有机会把精神放在经济上,几乎每个人都奋不顾身的去赚钱,所以有了『台湾钱淹脚目』的说法;但好景不常,对岸也开始仿效台湾进行经济改革,以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趋势,带给台湾莫大的安全压力;尤其是对岸提出『强国梦』,让好不容易能过几天安稳日子的台湾人,感到莫大的惊慌。强国梦代表着衝突与战争,台湾人才不想再度捲入那样的日子里。但是台湾的菁英却深信美、日两国的保证,一边付出高昂的代价换取两国合作的承诺;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周边所谓盟友的『维护国家利益』的欺凌,不断有渔民被扣,甚至渔民被比台湾还弱小的菲律宾海警射杀。于是台湾人开始陷入对任何对外关係冷漠的『逃避时代』,除了部分事件引起抗议之外,大多数的人只关心自己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连投票率也节节下跌。」

当年王绍屏在学校读到这段描述,他并不能体会什么叫政治冷感、对外关係冷漠,但他现在看到1930年代的波兰,他明瞭了,这是一种「无力改变环境」的沉默反抗。这不是缺乏雄心壮志的企图心,而是专注于当下的生活。人生短短几十年,想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实现的很少,务实一点,或许人生会更快乐。王绍屏自己都深受这种台湾文化感染,所以到这个时代来,他并没有主动想要轰轰烈烈搞什么大事业,几乎都是在机运的推动下,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多的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或者衝冠一怒为红顏的保护妻小,却没有「阴谋擘划天下计,雄心开拓多野心」的雄心壮志。

不过即便他对波兰充满同情,却没办法对这个国家提供什么援助。原因在于当前的执政独裁者约瑟夫·毕苏斯基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对波兰,他有自己的雄心擘划,而且也受到波兰菁英的支持,称他建立的体制为萨纳齐亚,意思为健康的体制。他是个连希特勒提出援助建议都会拒绝的人,来自遥远东方的自己,就不要自讨没趣了。

可是他没想到,在下午和尤金会面时,约瑟夫?毕苏斯基的副手、未来继承人,也是长期担任波兰外交部长的约瑟夫·贝克会同时出现在圣若翰洗者圣殿总主教座堂的密室中。

由于空间比较狭小,双方同意王绍屏只带小咪、二咪两位夫人和两名卫士、一名秘书也就是王志平,总共六人进入密室。教廷方面人也不多,连同卫士也总共才八个人。

在昏暗的光线下,尤金和约瑟夫?贝克后面还有一位老人的身影,以王绍屏的超人般的视力,仍看不大清楚那位老人的面容,但身旁的机器人卫士已经完成红外线容貌比对,确认应该是现任教宗庇护十一世。

尤金先开口介绍了约瑟夫?贝克:「这是波兰的外交部长约瑟夫?贝克先生,由于我们的行动必须要徵得波兰政府的同意,他们派来的代表就是贝克先生。很抱歉,因为太突然,所以我们来不及通知杰克先生您。」王绍屏耸耸肩表示没关係,他根本不知道教廷要和他谈什么。

还是尤金代表着教廷先开口说:「我们知道杰克先生一路援助了不少强国,希望能让世界摆脱大萧条的纠缠,虽然我们不知道您为何要这样做,甚至超乎常人的坚持与努力。不过,我们知道您遇上一些麻烦。而製造这些麻烦的傢伙,也恰好即将为天主教的世界带来新的灾难,这当然包含波兰。」

贝克这时候接口;「杰克先生,我不知道您是否听过一个叫做光明会的组织,他们也被称为光照派,是共济会里的极端组织。」小咪立刻把相关资料透过脑波传送器输送给王绍屏,于是让他能点了点头。

尤金接着补充说:「几年前我们发现有一个来自苏联的神祕教派叫做『五星芒闪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