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1 / 2)

买一座山的所有权,也比想象中要便宜许多。城里的一间铺子或是一座宅院,都要数百两,而石坎村的一座后山,却仅需九百两。至于山上的其它地方,严之默不打算去改变其本来的风貌。这里有早已成型的生态系统,亦有祖祖辈辈在这里安家的飞禽走兽。买作私山,也是为了之后管理蜡园与采收咬人树果实等更加方便,而不是为了破坏自然。倒是往后有空闲了,可以在山上开辟一片地方,建一个自家的庄子。这也是严之默给自家留的后路之一,若日后真是不幸遇上战争年代,退隐山林已经算是那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了。除此之外,按理说,这个山头归严之默所有之后,村民们再上山采摘或是打猎,均需要交一定的银钱。但严之默与村长约定,村里那些品性无问题的人家,依旧可以随意上山。当然,他也定下了一些规矩,需要上山的村民们遵守。诸如不可进入蜡园、不可在主要道路安放捕兽夹以免伤人、不可破坏咬人树、枸桔等植物等。在这看似一片平静中,实则朝堂也好,边境也罢 ,皆是风波不断的。钟叁带来过几次消息,说是舒王利用新式火器,打了一场出其不意、以少胜多的胜仗,狠狠挫了北戎兵的士气。随后更是乘胜追击,逼得北戎拔营,后退了三十里地,解除了兵临长平城下的首要危机。可一边是捷报频传,一边是尔虞我诈。关于皇城里的事情,钟叁说得不多,严之默也不刻意探听。他无端地对桓元嘉很有信心,这个远在千里之外,对抗外敌最前线的王爷,仿佛永远是运筹帷幄的。不过想打退北戎,显然并非一日之功。好在开春以后,作为游牧民族的北戎不再需要面对食物不足等生死存亡的大事,草场渐渐恢复生机,他们的战意便大打折扣。他们过去次次都是凭借骑兵的优势,长驱直入,掠夺一番再离去,百试不爽。如今,他们已经被那动不动就冒火星子,把人炸上天的火器吓破了胆。北戎有着属于自己的原始信仰,大都愚昧且虔诚。每次地动山摇之时,他们甚至会怀疑自己得罪了神明,以至于苍天与大地降下了惩罚。后来搞清楚这是来自敌人的武器后,又觉得是敌人得到了神的眷顾。在北戎的威风丧胆之下,是桓元嘉愈来愈坚定的决心。他站在城墙之上,猩红色的披风,正随风猎猎作响。在边境数月,五官沾染了风霜,被磨砺地越发坚砾,削弱了一部分雌雄莫辩的秀美,多的是飒爽英气。疤痕遍布的手中有一张拆开的信,信纸上的折痕显示,这封信大约已经被反复阅读了许多遍。其中记录的,皆是钟叁的汇报。现今钟叁与严之默更熟识了一些,不再像以前一样传完信就走,甚至于会主动留下,询问严之默一些问题。譬如那些火器的制法,严之默是从何处得来。譬如石坎村那段水泥路,是否有可能用于其它地方的官道。譬如严之默曾经提到过的制冰法、制盐法,是否真的确有其事。严之默被钟叁追问了几日,简直想给他改名叫“钟为什么”。他心知这其中大约也有桓元嘉的授意,未曾刻意回避钟叁的“调查”。毕竟就算他掘地三尺,也没有办法把系统的存在与上辈子的记忆,从严之默的脑子里挖出来。在这封信的描述下,桓元嘉已经开始畅想将官道都修成所谓“水泥路”,到时无论是走商、出行,乃至粮草运输,都必定事半功倍。他那病重的父皇,年轻时也曾意气风发,欲做那中兴之主。奈何即位数年便耽于酒色,日渐昏庸,全靠这个王朝深厚的底蕴,才不至于大厦倾覆。可走到今日,桓元嘉已经看到了其中隐藏的种种弊病,就如这次北戎入侵,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出站一样。若不早日进行一番刮骨换血的治疗,这个王朝,势必将走上无可挽回的下坡路。然而有许多事,只有坐上那个位置才能做到。如血的残阳之下,桓元嘉眺望着国都的方向,露出了坚定无比的目光。……二月十三,北疆传回捷报。舒王桓元嘉率精英铁骑两千,深入敌阵,将北戎将军一击毙命。北戎决定退兵,且同意交换俘虏,赔偿马牛羊等数千头,金银万两。二月十八,天子病重。在三名顾命大臣的见证下,立下遗诏,传位舒王。二月二十一。

天子驾崩。恰在此夜,春雷阵阵,双林县城迎来了一场这个季节少见的大雨。夜里一道惊雷伴随闪电的白光,惊醒了本就没睡安稳的严之默。他听着隔壁随婆子与如意睡的两个孩子,同样因此惊醒的哭闹声,连忙披了衣服,准备赶去查看。紧接着,姚灼也醒了。他揉揉眼睛,听着孩子的哭声,比严之默更加着急。“一进一出容易着凉,你歇着,我去看看。”因哥儿本也无法哺乳,夜里都是喂温着的羊奶。再加上严之默睡眠浅,若连续几日睡不好便必定头痛难忍,所以从一开始就婆子和如意,带着孩子在隔壁睡。“我和你一起去,今夜这雨怕是一时半刻停不了。”两人一道过去,到时如意刚点亮油灯。婆子正一边一个摇着摇篮,嘴里念着哄娃娃的小调。听到脚步声,她见是严之默夫夫来了,忙站起身。“雷声太大,怕是有些惊吓着了。”见孩子依旧哭闹不止,严之默就近抱起了玉龙,姚灼则抱起了玉絮。轰隆声不断,扰得大家一时都没了睡意。过了一会儿孩子哭累了,又冲了些奶来喂。十六也从窝里跑了出来,在地面上伸了个懒腰,跳上窗框,静静听着窗外的动静。九月本来在桌子下面趴着,这会儿直接两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