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过来点情况的人,拍着大腿懊悔,“哎呀!我怎么没反应过来呢。”
究竟是什么情况他们还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肯定的。
那幅作品一定有问题!
初选的作品都是匿名的,这些评选人都不知道那个作品是谁的,出去之后纷纷开始讨论起他们在其中看到的几套公认不错的作品,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最有争议的那套缂丝汉服。
这时候几位用业余时间在网上直播教绘画,实际上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提升知名度,立艺术家人设的人,就开始在直播的时候高谈阔论给大家分析自己看好的几样作品。
“有一套玻璃制品非常好,用造型和色彩营造勃勃向上的生机,竞拍的时候肯定会引起轰动的。”
“对了还有一个很有争议的作品,据说有二十名评审员都给了高分,剩下的人则给了最低分,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我?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把寓意藏的太隐晦了,还是评审时间有点短,就是没怎么看懂,给了个印象分吧。”
“哦,那是一件织绣作品,是用缂丝做的一套汉服。”
这时候有网友敏锐的从“汉服”和“缂丝”这个词中猜测。
【是不是温荑的作品啊。】
【是啊,温荑最擅长缂丝,老师你再多讲讲呗,汉服上有没有苏绣。】
【对啊,她的瑚光珊色就是用缂丝和苏绣相结合的作品。】
【参展肯定要拿出绝活的,光是缂丝可能不是温荑吧。】
正在教大家厚涂技法的主播听助教念了几条弹幕,停下手中的笔擦擦手,道貌岸然的坐到镜头前,带着包容的语气道:“温荑这个年轻人我听说过,没有过太多了解,如果作者是她的话也不意外,还年轻嘛,哈哈。”
除了这位之外,还有一些人也在或公开或私人的场合中谈到那幅缂丝作品。
像是有默契一样这些人都用的统一说辞。
“那套缂丝曲裾啊,我认为绝对是前三名的作品。”
“到底好在哪?能不能细讲一讲。”
“哈哈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必须亲自去现场看才能体会其中妙处。”
就这样,不同的说法带来了不同的效果。
又过了几天,复选的时间到了。
国内双年展的复选并不是决定能否参展,初选过的作品都能参展,复选则是要在初选前一百名中排出更详细的名次。
这次的前三名是要决定了能参加国际展的机会。
虽然是青年展,却决定了国内艺术圈的未来,所以来评选的人都是国礼级艺术家的水准。
一共十位,这次评选是更加严格。
而且还要避嫌,只要前一百名里有他们学生的作品,就不能参与这次的评选。
苏城
温荑自从把作品快递过去之后就放松了,保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心态。
以自己在阳关看到的景色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汉服,埋头工作起来。
她的三位老师却坐不住了。
正好临近考试周,暮云枝也没课了,和俞朝英两位有时间就往林家的缂丝工坊跑。
终于在六月下旬的一天,他们收到了消息。
【“暮老师,不好意思,您学生的作品这次进入复选了,所以要避嫌,请您谅解。”】
【“林老师,恭喜恭喜,您学生这次的作品正好踩线进入复选,因为要避嫌所以很抱歉。”】
暮云枝疑惑:“怎么会这样呢,我们都见过温荑这次的作品,不说稳定前三,前十也是有可能的。”
林崇欢也很费解。
直到俞朝英的电话响起,他们这才自认为找到了答案。
【“俞老师,这次入选的水准非常高,很多大师学生的作品都入选了,最后竟然导致评审人员不够,所以组委会斟酌再三希望您能参与这次评选,但是如果您的评分是其中最高分,就会被去掉,您觉得这样可以吗?”】
暮云枝和林崇欢目光灼灼的看着俞朝英。
俞朝英连忙拿起电话关闭扬声器,“可以,放心,我一定会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去打分的。”
复选采取半公开的方式,十位评审坐成一排,由工作人员将前100名的参展作品在他们面前一一展示,100分满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下的取平均数。
谁能想到,这次老馆长组织承办的双年展,因为他个人的客观原因吸引了很多有能力的青年艺术家,导致的结果竟然是复选的评审人员不够了。
由此可见这次双年展的含金量有多高。
暮云枝和林崇欢以为这就是温荑的名字被拉低的主要原因,“既然如此,那你就先去,等复选结果出了我和林老师再过去。”
俞朝英意外入选评审团,让暮云枝和林崇欢悲喜交加。
临送走俞朝英的时候她还反复叮嘱,“一定不要给分过高了,万一被去掉还会让人对温荑产生不好的印象。”
俞朝英第n次承诺,“放心吧,我一定会秉公给分的,咱们温荑的作品确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