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1 / 2)

可等她打开盒子一看,表情顿时凝固了。里头是一块瓜式碧玺玉佩。见状,康熙疑惑道:“怎么,表妹你不喜欢吗?朕记得你以为求了私库的那块碧玺玉佩许久,今年朕又得一块品相不错的碧玺,便想着让人雕刻赏赐于你。”下首的戈雅闻言一愣,手下意识摸向自己腰间的那块粉红色的螭龙碧玺玉佩。康熙该不会说的是这块玉佩吧?这是乌那希满月的时候康熙送给她的,后来她才知道,螭龙的寓意是美好,吉祥,也寓意男女的感情。戈雅也是这时候才发现,原来康熙那么早就给自己送过定情信物了。今日她也总算明白,那年中秋宴上,为何佟贵妃看到自己身上的这块玉佩,会露出目眦尽裂的神情。原来是康熙将人家求了许久的玉佩,送给了自己,而且还是带着定情寓意的玉佩。那时候佟贵妃还未进宫,是对康熙爱慕最深的时候,肯定是十分痛恨她。难怪佟贵妃一直跟自己作对。 天坛碧玺在现代虽然不是什么名贵宝石, 可在清朝可是非常稀罕。虽然康熙现送的这块碧玺,大小只有送戈雅的那块三分之二左右。但是也算得上是十分名贵了。他之所以会赏赐佟贵妃,也是因她已病了许久, 这段时间常常跑去慈宁宫孝顺太皇太后。康熙这个人最是欣赏孝顺之人,就连他封戈雅为贵妃, 也不会完全不顾及长辈的意见。虽然以康熙现在的性子, 心里决定要做事情,他是一定要做到, 没有人能挡住他, 但起码要哄得老人家开心先。佟贵妃心情复杂地望着盒子里的那块瓜藤碧玺?以前她的确是想要块碧玺玉佩, 但她现在已经不是佟府那个佟格格了。而是离皇后仅有一步之遥的佟贵妃,所以此时她更想要东珠耳环。更何况, 眼前这块碧玺大小与样式,已完全不是原来那块了, 那块她心心念念已久的碧玺玉佩已在别人身上佩戴着了。就像是自己渴望已久的皇后之位, 还有表哥的爱,都统统已不属于自己。她一直知道表哥现在对自己好,很大原因是因为两人青梅竹马以及对姑母愧疚。但是这期间有多少男女之情呢?她不确定。佟贵妃整理一下自己的情绪,笑道:“喜欢,臣妾只是惊喜到呆愣住了,多谢皇上赏赐。”康熙也没多想,毕竟在他心里佟贵妃一直很喜欢碧玺的,要不然也不会央求之前那块玉佩许久, 便满意地点头道:“这是朕奖励你这段时间的表现, 希望你能一直如此听话。”听话?戈雅闻言不由地皱起眉头, 难道在康熙心里, 佟贵妃一直都是一个小孩吗?所以他才如此包容佟贵妃, 将她的种种无理取闹归结为,她还是一个孩子?那这样就难办了,对熊孩子的包容,杀伤力也是极大的,而且康熙对佟贵妃的期待值似乎挺低的。低到只要佟贵妃有变好的倾向,康熙便会加以鼓励。哎,真是羡慕,我怎么就没穿越到佟贵妃这样的身份呢?可佟贵妃却最是痛恨康熙将她当小孩看待。毕竟她是要当表哥的妻子与获得表哥的爱,如果在表哥面前一直是一个小孩,那么她与表哥,永远就不是男女之情。嫔妃们不知道,这几位大人物的心里活动。在她们看来,佟贵妃又找太皇太后作为靠山,在今日这场与钮祜禄皇后较量中,竟逆风翻盘打成平局。这让佟贵妃原本损失的威信,又开始回升不少。过完年,转眼就到二月二。今年二月二,康熙打算带着嫔妃去天坛进行一次祈福,想以此祈求,大清今年能够风调雨顺。戈雅也是还是第一出宫。六年了,戈雅待在紫禁城宫中整整六年了,却从未出过宫。原本去年是有一次机会出宫的,康熙答应要带自己去秋狩,但也因为大封,还有前方战事吃紧,便又取消秋狩,说起来康熙也有好多年没去秋狩过了。皇家的一行人马出了宫门,便来到了热闹的街区,马车穿梭在街道上,传来嘈杂鼎沸的人声。戈雅伸手打了一个阿欠,感觉又犯困了,便随手撩起车厢上的窗帘。帘子一掀开,戈雅就看到街道两边全挤满了人,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个方位。如果没记错的话,此处应该就是升国旗的广场地区了,戈雅忽然想起前世,自己与朋友来北京旅游,两人为了一观祖国升旗的壮景,早早五点就起床了。如今想来可真是恍如隔世,那时候自己虽是普通百姓,但身心却是自由的,想去哪里就去哪,如今别说出京城了,连出个宫都难。戈雅继续百感交集着看着不断略过的人们。

聚集在此的百姓们特别热心,只因为康熙与钮祜禄皇后在前头露脸与百姓们招手回应。其实想想也正常,就算是生活在天子底下的老百姓们,也极少能见天颜。这好不容易能遇到那么一个机会,能不来瞧一瞧吗?所以如今这条主道上的人,只能用人生人海来形容。就单单一次简单的出行就如此兴师动众,戈雅也能明白康熙不怎么愿意出宫了,除了因为自身较忙,估计也有这个原由。这时乌那希看着自家额娘望着外头出神,也凑了过来。“额娘,好多人啊。”乌那希一双乌溜溜的桃花眼,新奇地望着车窗外穿过的人流道。戈雅闻言笑着将乌那希抱入怀中,柔声道:“他们都是你皇阿玛的子民。”“所以皇阿玛整日挂在口边,要养活的人就是他们吗?”乌那希抬起头好奇问戈雅。戈雅扬起一抹温柔的笑容,亲了一口乌那希脸蛋:“对,你皇阿玛是天子,天下的百姓就如同你皇阿玛的孩子,自然要想办法让每个百姓都吃饱穿暖。”乌那希向来以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