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2 / 3)

里啃,一边啃一边光明正大地用那双豆豆眼盯着看。孟渡没有在看热闹,她只是留在这里端茶品茗,恰好声音传至耳中。她心道,方才那几位一点都没有儒者的风骨,这位谢山长的气度倒是挺像个儒生的。比如,不管对面年纪是不是比自己大,都是一副严肃板正的样子。没错了,就是这种感觉。那几个儒生掩面退走,孟渡觉得这茶喝的也差不多了,是时候该回去了。看天色还没黑,说不定还能带系统再回刚才的竹林,让它把那窝蚂蚁数完。她起身,正要抬步离开。那十几个少年中,忽然冒出一个脑袋,朝着孟渡挥挥手,高兴地说道:“是您啊,没想到今日有缘能与您再相见。”孟渡回头一看,那少女已经走到了孟渡跟前,目光期待地问道:“您可还记得我吗?先前在野狐岭,我和妹妹与您有一面之缘。您还送了我和妹妹一篮子花。”孟渡微微颔首,目光温和:“当然记得,承蒙你们照顾。”距离她路过野狐岭过了大半年,那时还是春日,如今已经是晚秋。许高的个子长得很快,原先带着婴儿肥的脸蛋也有了少年的那种意气风发。她笑着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刚好虚岁十五,可以随老师游学四方。没想到游学时候,竟然和您在这里相遇。”孟渡看那位谢山长目光清明,端正肃然,就知道许高寻到了一个好老师。许高看见孟渡很高兴,直接小嘴叭叭地就把这大半年的经历给孟渡漏完了。那日到了莫家居住的镇子,许父恰好见到县令陆文和来了此地。为了三清观遇仙一事,陆县令在这里待了数日,也设宴招待了此地镇子里有名望的几位长者,也有许多人在此宴受邀。趁着这个机会,许清远带着女儿前去拜访了陆县令。陆文和对待治下的百姓态度平易近人,在考校了许高的学问之后,觉得许高年少聪慧,当跟随名师学习方才不浪费她的天赋,就把她举荐了到了洞庭书院。谢珪与陆文和的座师是同门,对于这位长辈,陆文和极为敬重。谢珪在高中进士之后因为父母相继过世,回乡守孝,在家乡收了几个学生,也开始给六经作注。随着谢珪的名声越来越大,她收下的学生越来越多,干脆开办了一个洞庭书院。有陆文和的举荐,许高得以进入洞庭书院学习。因为许高天性聪颖,几乎过目不忘,又勤勉好学,心性也好。在洞庭书院不过三个月,就被山长谢珪收为了关门弟子。与普通的学生不同,弟子是会被带在身边悉心教导,传承老师道统的。孟渡听完许高的经历,深深觉得,眼前这个看起来文静有礼的女孩子是科举文的主角吧。许高给孟渡介绍了一下她的同门,又问道:“因为给天子炼丹的白眉道人要来安庆府,我们都觉得安庆府有热闹可以看,就建议老师游学的时候先来安庆府,没想到竟然能遇见您。您也是为了白眉道人才来这里的吗?”给天子炼丹的白眉道人道士?孟渡恍然,是那个要百姓摘祝余草,来炼长生丹药的骗子。长生的诱惑果然很大,秦皇汉武都沉迷于寻求长生,更何况这个世界确实是有修仙界存在,不怪乎这个天子一心追求仙人的踪迹,看起来就很容易自我攻略智商不高的样子。孟渡摇头,笑着说道:“只是觉得这里景色甚美,在这里耽误了半年。长生之道虚无缥缈,还是眼前的逍遥快活更真一些。”听到孟渡不是为了白眉道人才来安龙城,许高和那些同门少年说起八卦来就没了限制。“听说是安庆府府君写信邀请白眉道人来的,希望他能够在炼丹之余给安庆府传道,让安庆府的道人也都能够了解什么是长生之法。”“我和你们说,据说这位府君还曾经为了讨好道人说他的官位比不上给白眉道人当童子。”“哈哈哈,咱们这位府君在朝廷高官中还真是别具一格。”“要不是天子宠幸白眉道人,就这位府君的言论,直接罢黜他都行。”孟渡听完这些八卦之后,忍不住叹息一声。天子容易被骗就算了,毕竟坐拥四海,享受无边权势,他宠幸白眉道人为了求一个长生,要这种权势无边的生活继续万万年。这种朝廷高官是怎么蠢到相信一个道人真有长生之法,还觉得官位不如给白眉道人当童子。孟渡摇摇头,与众人道别,带着小肥啾翩然而去。之后数日,一切依旧。孟渡带着小肥啾寻访大街小巷里的各种美食,傍晚时,再踱步归去,坐在屋中,吹奏骨笛,看庭前花开花落。又或者找家酒馆沽酒,回去饮酒大醉一场。这一日,孟渡在竹林里陪着小肥啾看完了一次蚂蚁搬家,踏着轻盈的步伐,去寻一家卖盐水鸭的铺子。“避让!避让!府君出行!避让!避让!”随着衙役们开道,一个穿着官袍的肥胖男子与一位穿着道袍的中年人一同从城门口走过来。孟渡好奇地望过去,心里点评了一下:这个道人须发皆白,尤其是白色的眉毛也长长的,脸上却没有皱纹,看起来仙风道骨的,怪不得可以去当神棍。白眉道人一边与安庆府府君说着话,一边正好转头,看到了人群中一个极为貌美的凡女。越是天资聪颖或者越是美貌的凡人,就越有可能与道有缘,这些人中有修仙天赋的大概一万人中可以有一人。而其他人,几百万人中或许能有一人有修仙天赋。他当即停下脚步,用了望气观人之术。“好一个与道有缘的佳人。”鸱久大人脱离魂魄之态有望了!白眉道人几乎是狂喜,他刚才施展了望气观人之术。寻常之人的气是一团灰色,若是怀有忧愤之思,则会有一抹红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