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2 / 3)

中的清风吹来,孟渡骑在马上,松开缰绳,张开双臂,衣袖被风吹得摆动。孟渡莞尔一笑,朗声道:“听山溜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今天,我们去享受人间之乐。”小肥啾趴在孟渡的肩膀上,啾啾了两声,问道:“宿主,什么是人间之乐。”“当个自在闲人,吃喝玩乐一样不能少。”孟渡微弯眼眸:“听说那安龙城的烤鸭是一绝。”“好耶。”小肥啾欢呼起来:“我们去安龙城吃烤鸭!“快到城门口,孟渡翻身下马,牵着黑马来到入城的队伍中。城门的队伍排的很长,毕竟安龙城是整个安庆府最大最繁华的城池,可以容纳大约四十万人口的百姓和过往商客。每天进出城门的百姓不计其数,为了方便管理,城门小吏会在城门口收取入城费,依照带的东西多少来判断该交多少铜钱。孟渡排在最后,等着排队进城。她一手牵着黑马,肩膀上停着一只小肥啾,头发扎成了高高的马尾辫,腰间是一只白色的骨笛,看起来就像是潇洒不羁的江湖少年侠客。在这炎炎夏日里,城门小吏抹着额头上的汗,态度有些焦躁,对着排着队的百姓呵斥道:“进城的人动作再快一些。后面排队的人不准插队。”后面排队的人里有些抱怨声,催促前面的人速度再快些。城门小吏指了指对面那条没什么人排队的空旷驰道,对着抱怨等待时间长的人说道:“要快些进城的,大可以交钱走旁边的那条道,只要多交些入城费就行了。”有零星几个不差钱的人不想在这炎炎夏日继续排队,多交了数十倍的入城费去了另一条通道,余下的人为了省下一些铜钱继续在安龙城外排成一条长龙。孟渡并不差钱,不过她觉得早些入城,还是路程晚些,都无所谓。她看了看那边堪称是空旷的通道,想到了以前去乐园里通道,从古至今都是没有商机就创造一个商机。没有难题就创造一个难题,再让人花钱去解决这个难题。如此一来,一来一回之间就可赚得盆满钵满。孟渡心中喟叹,摇了摇头,继续排在那长长的队伍里。等轮到她时,那城门小吏一愣,一改不耐烦的语气,态度很是恭敬地为孟渡办了入城手续。孟渡略有些诧异,怎么城门小吏突然变了个态度?手续很快就办好了,末了,城门小吏客气地问了句:“看您这通身的气派,莫非是从京城道观里出来的?”孟渡递过去几枚铜钱,摇了摇头:“非也非也,虽然我读道家经典,却不曾入了道观,只是江湖上的闲散之人。我云游四方,听闻这里人杰地灵,又有美食无数,特来此地看看。”“那您是来对地方了。咱们安龙城是安庆府最大的城池,安庆府府君和安龙城太守都在这里,吃的用的甩开周边的那些县一大截。”那城门小吏搬来路障,放了孟渡进城,态度甚为殷勤,主动与孟渡交代安龙城的事情:“哈哈哈像您这样的气度,简直比那些道观里的道士还要更像是与仙人有渊源。咱们安庆府府君格外喜欢道士,也喜欢与读书人清谈老庄,您这样的气度,去了府君那里,定然可以成为贵客。”孟渡知道了缘由,微微颔首,牵着马往城里走去。走到无人处,孟渡笑出声,说道:“那个小吏如此殷勤,看来这里的府君不是一般地喜好修道之人。”她摸了摸自己的脸庞,眼眸中有几分好笑的意味:“看来我长了一张可以当神棍的脸。”小肥啾就听到孟渡如此形容自己,生气地用翅膀拍她的脑袋。“宿主你就不能用好一点的形容词来形容你自己吗?清逸绝伦,气度出尘。为什么要说自己长得可以去当神棍?”孟渡摸了摸下巴,大笑起来,揉了下小肥啾:“这两个不是一个意思?”小肥啾的一双豆豆眼变成了蚊香,宿主实在是太没有玛丽苏的自觉了。看着小肥啾郁闷的神情,孟渡微弯眉眼:“走吧,我们先去找个地方住下来,若是要吃到安龙城所有的美食,至少得在这里停留一个月吧。”“前生不善,今生知县;前生作恶,知县附郭。看来我前生一定是恶贯满盈,才会落得这个附郭安庆府的差事。”安龙城的太守一回到自己的府邸,就忍不住向自己的幕僚抱怨。信任的幕僚连忙迎上去问道:“太守,您刚才被府君叫去是为了什么事?”安龙城太守的神情很复杂,微微喟叹一声:“一言难尽啊。咱们那位府君,有传言说他曾经提过,要去给京城那位天子身边的道士当俗家弟子。”“他今日找我前去商量,准备请京城那位擅长炼仙丹的道人来安庆府传道,让他在这里多收几个弟子。时间都已经定好了,就在一旬日之后。”安龙城太守摇摇头,无奈地说道:“恐怕留言不是空穴来风啊。”幕僚悚然一惊,接着不解地问道:“明公,您说府君是图什么呢?他已经是朝廷两千石的高官,如此所为,他就不怕史书工笔,后世全是他的骂名。”安龙城太守幽幽地叹口气:“我要是能懂他在想什么,现在就该换你担心了。”幕僚想了想,对这句话深以为然。看着愁眉苦脸的安龙城太守,幕僚寻了个理由劝慰道:“明公放宽心,那位京城的炼丹道人不会来安龙城的。虽然安龙城是安庆府最大的城池,可天下哪个地方哪座城池能与天下繁华汇聚之地的京都相比?”安龙城太守抬起头,似是重新燃起了希望。是啊,这位炼丹道人在京城锦衣玉食,有着众多王公贵族追捧,又受天子宠信。听说他每次出行都带着数百人,前呼后拥,好不威风。这样一个天子面前的红人怎么可能会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