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气渐热,白总管叫人做了许多五色小船放进莲花池里,用菖蒲和艾草装饰,既应了端午节气,也怕岑云初整日里看一样的景致厌烦。
“主子,咱们该用饭了,您是在这儿吃还是回房里?”没有别的事儿的时候, 白总管都是亲自侍奉,就怕别人不够周到。
“回去吧!”岑云初站起身,她在这儿坐了好久,有些倦了。
“主子您慢着些,当心脚下的台阶,还是叫老奴搀着些吧!”白总管急忙跟上去,生怕岑云初有半点儿闪失。
这位小祖宗要是掉了根头髮, 擦破了些皮肉, 那些藏起来的暗卫都是要上报的。
他可担待不起。
自从上次那人带来了一个厨子,岑云初每顿饭都不再像以前那样隻吃那么两三口了。
一则是她应许了那人爱惜身体,二来这厨子做的饭菜也的确十分合乎她的口味。
“主子您瞧,今天这小粽子多讨人喜欢,”白总管指着桌上那盘子各种样式的小粽子说,“老奴这就洗净了手,剥几个给您尝尝。”
这盘粽子虽说有三四十个,但每一个也隻比男子的手指肚大不了多少。不像是吃的,倒像是玩儿的。
有五角六角的,还有七角八角的,甚至九个角十二个角的都有。
裹粽子的叶子也各种各样,剥开了以后,有甜有咸,有黄米的,有糯米的, 还有紫米。
里头或裹着半弯新月式的蛋黄,或嵌着一枚小巧的莲子。
还有的夹着金钱火腿,包着甜酥奶酪。
“这些粽子都是分开煮的, 保证一点儿不串味儿。主子可喜欢桂花蜜?或者放些梅花糖?”白总管一身伺候人的本事。
每个粽子都剥得极其完整漂亮,怎么安放匙箸,怎么捧碟端碗,甚至剥个果子皮,都能剥出花样儿来。
岑云初吃到一颗绿莹莹的粽子,带着艾草香。
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又出现了。
“主子这是怎么了?味道不对吗?”白总管察颜观色的本事一流,岑云初微微一顿,他就察觉到了。
“能不能把这个厨子叫过来?我想见见他。”岑云初不吃了。
再好吃的东西,她也从来隻吃七分饱。
“瞧您说的,这个地方顶属您最大了,您要见谁,那还不得立刻就叫他来。”白总管说着叫过一个丫鬟来。
“去把李厨子叫过来,说主子要见他。叫他把衣裳换换,别叫烟火气熏着主子。”白总管吩咐。
又过了一会儿,那丫鬟果然领着一个六十岁上下的老人走了进来。
那人进来之后,站得远远的请安。
“走近些回主子的话。”白总管提醒他再往前走一走。
“你是哪里人?”岑云初问他。
“老奴是颍州人,自幼背井离乡。”那人的头垂得低低的,无比恭敬地回答岑云初的问话。
“你如何知道我的口味?”岑云初很好奇, 就是岑家的厨子也未必能够每样饭菜都做得合她的口味, “抬起头来让我看看。”
“老奴只是用心而已,难得主子喜欢。老奴样子丑陋, 请主子饶恕冒犯之罪。”那厨子说完稍稍抬起了头。
岑云初仔细看了看,自己应该是不认识他的。
可那人在看了岑云初一眼后却控制不住要落泪,只是拚命忍着。
“你做的这艾草粽子很好吃,过节了,赏你个戒指吧!”岑云初说着把手上戴的戒指拿下来给了他。
“老奴惶恐,伺候主子是我的福分,怎么能要赏赐。”那厨子不敢接。
“主子赏的,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吧!以后更精心伺候就是了。”白总管说,“汤端来了没有?”
“来了,来了。”那丫鬟忙把做好的汤端上桌来。
“粽子不大好消化,老奴就做了一道焦屑山药汤。”厨子忙说。
焦屑就是将微微炒糊了的米碾碎,同山药放在一起,加少许糖小火慢炖,最是温胃消食。
岑云初又喝了小半碗汤,漱口净手完毕,这顿饭也就吃完了。
“主子可别就睡,咱们到廊下去,逗逗雀儿莺儿可好?”白总管见岑云初多少有点困倦的意思,怕她吃完就睡积食。
岑云初不想动,白总管又说:“早起备好了颜料纸笔,主子不妨画两笔。”
岑云初看了看旁边书案上的纸笔,自己许久都不捉笔了。
慢慢走过去,拿起笔来,在纸上画了几笔,一株兰草便含风携韵地跃然于纸上。
没等画完,她忽然眉头一皱,便将笔撇到一边,说什么也不肯再画了。
她不能这样不知不觉地习以为然,她要离开这里,绝不能妥协。
陈云初到底是睡午觉了,白总管托着那张没画完的画走了出来。
他怀里还有一个小本子,上头记着每一天岑云初的饮食起居。
包括梳了什么妆,穿了什么样的衣裳,都说了什么话,发了多久的呆。无论巨细通通都记在上面。
“这是这三天的,你送出去吧。”白总管对一个随从说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