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相较于寒门子弟,姚安逸占了姚家的便宜,每参加一场考试,考官是谁,有什么偏好,全部都打听得清清楚楚。
所幸这种低层次的考试,基本上以基础知识为主,虽然有些主观上的因素,但主观因素影响稍微小一些。
不像后面的府试、会试、殿试,主考官的主观因素影响会更大一些。
毕竟,越考到后面,经论、策论所占的比例会更大一些。
尤其是涉及到实务的策论,更考究一个人的论点论据和处事原则,也就是未来的为官之道。
不管是当朝皇帝,还是上位主官,他们肯定更希望录取一个跟自己的思想理念相和之人,而不是相左之人。
陈老姨娘也不想给姚安逸压力,一听府试没过,隻得了一个童生,也是一脸高兴,夸姚安逸是青出于蓝而甚于蓝,可比他爹姚三爷有出息多了。
想当年,姚三爷他这个年龄时,还在家里混吃等死呢。
“你啊,这么小年纪就得了童生,要是你爹知道,恐怕得高兴死。等你以你爹这个年龄,肯定能考中举人,说不定连进士都中了,能当大官。”
一旁,姚三夫人冷哼一声:“娘,你高兴得太早了,别到时候成了伤董永,白高兴一场。他又不是二房的宏哥儿,天生就是读书的料……”
没等她说完,陈老姨娘就瞪了姚三夫人一眼:“不会说话就别说话。有你这么当娘的吗?逸哥儿可是你亲儿子,小时候你不替他考虑就算了,长大了,你还不替他考虑?你都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我……我这也是为了他好,我这不是怕他太骄傲了,到时候真成了伤董永了嘛。”
“什么董永不董永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爹在他这个年龄的时候,还什么都不是。他能在这个年龄考中童生,那就是出息。”
……
眼看两人就要吵起来,姚安逸十分无奈。
所以说,要是没事,他宁愿呆在族学里,也不想回来。
一回来,必然会面对二人的矛盾。
他到是要解脱了,过几天会随堂兄姚安宏一起上京“求学”,只可惜了他的弟弟妹妹……
想到这里,姚安逸决定,他晚点还是跟陈老姨娘多说几句,让陈老姨娘多照顾旭哥儿、晴姐儿一些。
虽说姚三夫人对旭哥儿特别重视,应该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但万一呢?
姚安逸怕姚三夫人迁怒旭哥儿。
到是晴姐儿,肯定得重点照顾了。
否则以姚三夫人对晴姐儿的不喜,姚安逸若是几年不回来,他都不知道这个妹妹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还跟陈老姨娘说好,等旭哥儿、晴姐儿年龄一到,立马送到幼儿园去,拜托二房的堂兄、堂姐照顾。
“晴姐儿是姑娘,需要人引导,孙儿觉得玲姐儿就很不错。若老姨娘得了空,可多到二房坐坐,拜托二婶和玲姐儿没事多带带晴姐儿。不说晴姐儿学了玲姐儿十分风范,能够学到六七八也是好的。”
陈老姨娘点头:“嗯,这事你考虑得周到。你娘是庶出的,学的是一身子的小家子气,不如你二婶大气。晴姐儿可不能跟你娘学,要学也该学你二婶和玲姐儿,那一身的通派跟气度,就是崇亲王妃也喜欢。这几个儿媳妇当中,也就你二婶最讨崇亲王妃喜欢。”
就是姚大夫人,也被陈老姨娘排在了外面。
姚大夫人或许浑身忘其所以是有的,但她是书香门第出身,有些瞎讲究。
不像姚二夫人,更接地气,八面玲珑,更会看人脸色,讨人欢喜。
最重要的是,姚二夫人有福,加上她肚子里的这胎,已经为二房添了五个孩子。
不求别的,陈老姨娘只希望晴姐儿长大以后,嫁到夫家,进门就先生一个儿子出来,把根脚立住了。
出发前,姚安逸还被姚三夫人给叫了过来,又是一番训话。
翻来覆去也就那些,不是说姚安逸糊涂,不孝顺,不跟她一条心,就是骂姚安逸蠢,就知道偏二房。
她质问姚安逸,是不是忘记自己是谁生的了,忘记自己是哪房的了。
他又不是二房的庶子,没事老往二房跑什么?
姚安宏跟他再亲,那也不是一个娘生的。
……
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不中听的话。
姚安逸十分无奈。
他能怎么办?
只能低着头,任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谁让这是他娘呢?
除了他自己受着,没有任何选择。
唯一盼望的,就是希望这些话不要传到二房的耳朵里,免得二房心生芥蒂,以为他怎么了。
转眼到了六月,远在地方上的姚三爷也接到了姚安逸考中童生的消息。
“哈哈哈哈哈……太好了!我就知道,逸哥儿打小就文静,肯定是读书的料。瞧瞧,瞧瞧,他这才多大啊,就考中童生了……”
姚三爷自得不已,连忙喊了史婉过来,跟她分享这个好消息。
史婉一看是家书,上面说三房的嫡长公子姚安逸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