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兵部下了两道公文。
第一道公文,准许边军建新军营。户部还一并拨了五十万两银子。
第二道公文,是边军里的武将升迁调动。赵参将被调任去了前锋营,沈嘉接替赵参将的位置,被提任参将一职。
消息传到沈府,沈家上下大喜过望。
沈墨忍不住羡慕沈嘉的官运:“三弟这一去边军,有了实差不说,还升做了四品参将。”
大冯氏乐得合不拢嘴:“真是再没想到,三郎有这等运道。”
三个儿子里,长子外任几年,次子一直在宫中当差。沈嘉性情最活泼跳脱,原本想着能安稳过日子就算不错了。谁曾想,沈嘉倒成了最有出息的那一个。
沈茂早已按捺不住,快步去了祠堂,给列祖列宗们上香。顺便给兄长沈荣也上了一炷。
“上苍保佑,祖宗显灵,三郎和四郎在边军里建功立业,光耀沈家门楣。”
“大哥,有这样的好儿子,你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沈茂在心中默念,在祠堂里待了许久,才出来。
大冯氏等在祠堂外,神色焕发,满面生辉:“老爷,这等喜事,我们总得设宴请亲眷好友来庆贺一二。”
之前沈家设宴,都是为了沈佑。这一回,总算轮到沈嘉了。大冯氏颇有抬头挺胸扬眉吐气之感。
沈茂也是一笑:“也好。”
夫妻两个合计一番,很快写了请帖,令管事们送了出去。大冯氏高兴激动之下,顾不得挑什么好日子,直接就在隔日设宴。
接了请帖的,纷纷登门。
雷夫人就不必说了,来得最早。
一对亲家见了面,你夸儿子,我夸女婿,分外相得。
雷夫人也觉得自己眼光好。当日选中沈嘉,是衝着沈府家风正派,大冯氏这个婆婆亲切和善。如今看来,这门亲事果然选得好。女儿嫁进沈府,日子过得舒心,沈嘉疼孩子疼媳妇,现在又做了四品武将,堪称年少有为。
这样的好女婿,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雷夫人这厢喜气洋洋,冯家女眷们心情就很复杂了。
就是周氏心里都不禁阵阵泛酸。
几年前,沈家不过是个千户门第,比起冯家差了一大截。谁能想到,沈家蒸蒸日上,已经一跃成了京城炽手可热的将门?
姚氏更是悔断了肠子。当年,她怎么就瞎了眼,误把明珠当成了鱼眼珠子?要是她松松口,让冯少竹嫁给沈嘉,现在哪里还有雷家什么事?
再看大冯氏容光焕发春风得意的模样,周氏姚氏心里一同怄得很。她们妯娌两个,一直都瞧不上这个温软窝囊的大姑子。现在却生生低了一头。人家大冯氏生了三个儿子,还将侄儿当亲儿子一般养大,个个都有出息。
再看看她们,女儿嫁得还算不错,儿子却都不成器。冯文彦读书多年,终于在去岁中了个秀才。冯文皓就更别提了,被国子监退了学,整日出去喝花酒……
算了,不提也罢。
酒宴过后,周氏姚氏忍着心塞,挤出笑容,和大冯氏作别。
回府后,少不得各自数落自己儿子一顿,闹得鸡飞狗跳,就不一一细述了。
……
公文到了边城,也有一番热闹。
得了朝廷首肯和拨来的银子,沈佑立刻想着手建军营。
孟将军笑着劝了几句:“天已入冬,天寒地冻。这时候征兆民夫颇为不便。还是等过了年,天气暖和些,再动手不迟。现在可以先将建军营所需要的木料砖瓦这些材料先备齐。”
沈佑倒是听得进劝慰:“孟将军说的是。之前是我太过心急,没考虑到这些。”
孟将军笑道:“沈将军这般年轻,思虑略有些不足,也算不得什么。”
以孟将军看来,沈佑在战场上锐气无双,是天生的将才。不过,确实太年轻了些。大齐建朝百余年,还从未有过二十二岁的威武将军。
由此也可见,天子对沈佑的器重偏爱。换了别人,连着上两道奏折,你看朝廷下公文拨银子会不会这般迅速及时!
沈嘉升职做了沈参将,心愿得偿,喜不自胜,自然也得好生热闹一番。
军营里规矩重,不能聚集饮酒。
好不容易等到了月末,沈嘉豪迈地一挥手,在边城最有名的酒楼里摆了十席。除了一同来边军的五十个天子亲卫之外,还有二十余个边军里的武将前来赴宴。
没错,沈嘉到边军还没多久,就结交了许多好友。这也是沈嘉独有的本事和能耐了。不管到了何处,人缘都是一等一的好。
沈佑也为沈嘉高兴,叫了掌柜过来:“将酒楼里最好的酒拿来。今日喝酒的银子,都由我来付。”
这说的是什么话。
沈嘉咧嘴笑道:“还有酒席哪!”
沈佑:“……”
沈佑哭笑不得,隻得点了点头。
这一日,沈嘉理所当然地喝醉了。
沈佑还是不爱说话,却不像往日总冷着一张脸,比起在京城的时候随和了许多。众人仗着胆子来敬酒,沈佑来者不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