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要扶着丫头的手下车,率先已经下了马车的周宵的手突然伸了出来,林初月望着周宵抿唇一笑,把手递给他,踩着凳子下了马车。“参见郡王,王妃。”林广卿和林克朝着周宵和林初月躬身行礼。“岳父不必客气。”周宵扶了林广卿一把,没让他真把礼行到底,纵使他是王子皇孙,但到底只是一个郡王,又是晚辈,面前的则是他发妻父亲,他这一扶也是对林初月的看重,正如他刚刚扶着林初月下马车一样。林初月赶紧扶起与自己一母同胞的兄长林克,“哥哥快起来。”林广卿侧着身子,“郡王,王妃快里面请。”“岳父喊我四郎便好。”每个皇孙过了十岁的时候就会被加封为郡王,周宵自然也不例外,但因着他们兄弟几个都没有开府另住,依旧和父王母妃一同住在太子府,府里依旧是按着长幼顺序称呼他们几兄弟。只有外人才会称他郡王,而宣平侯府是他正经姻亲,宣平侯算他长辈,再者林广卿作为户部尚书,深受皇祖父信任,于情于理自然能够叫他一声四郎。 嫁出去就不是林家人了?林广卿连连拱手,“多谢郡王抬爱,只是礼不可废,下官不敢逾矩。”“郡王,王妃,快里面请。”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府里走,后面自有下人收拾周宵和林初月带来的东西。周宵是皇家子孙,府里的人自然是受不起他的礼,甚至还要向他行礼,周宵自然是婉拒了。夫妻两个先是由宣平侯带着去给林初月的生母大郑氏上了一柱香之后,这才去正厅里正式见过了宣平侯和宣平侯夫人小郑氏。林初月的亲娘大郑氏是宣平侯的嫡妻,在林初月两岁那一年因病去世了,满一年孝期后,郑家就把大郑氏的妹妹小郑氏送进侯府给宣平侯做了填房。随后林广卿和林克以及林初月的几个兄弟邀周宵去厅堂里喝茶小坐。林初月则是和小郑氏去了老太太徐氏的居所福寿院。前往福寿院的路上。小郑氏笑吟吟地问道:“大姑娘一切都好吧,郡王对你可好?”林初月笑意略淡,“劳母亲记挂,一切都好,家里可还好?”林初月从小就不喜欢小郑氏,确切的说是除了她亲娘,郑家的其他人她都不喜欢。两岁的孩子是不记事的,但两世为人的林初月天生早慧,清清楚楚记得在她娘缠绵病榻的那段时间里,她外祖一家对她娘的病情丝毫不关心,整日只念叨着不能断了侯府这门姻亲。她的亲外祖母更是把家里的一个庶女记在她自己的名下,又来找她娘亲,让大郑氏说服宣平侯在她过世之后抬小郑氏进门做继室。大郑氏没想到娘家人竟一点都不关心她的死活,只在乎郑家的荣华富贵,惊怒交加之下,病情更加重,短短几日就撒手而去了。不知郑家和宣平侯府说了什么,最终小郑氏还是如愿嫁进了宣平侯府。这是一个重孝的时代,继母自然也算母亲,纵使林初月不喜小郑氏,两人却也维持着一份表面的和谐。小郑氏笑着说,“家里也是一切都好,就是惦念你。”两人也没什么可多聊的,简单说了几句。很快就到了福寿堂,刚一进院,老太太跟前的王嬷嬷立刻迎了上来,脸上的笑止也止不住,“姑娘可算是来了,老太太都问了好几回了。”“祖母可是等急了,那我们快进去。”说着林初月加快了脚步。还未进屋,里面就传出了笑声,林初月脸上不自觉带了笑,径直进了屋。进了屋里一看,果然是热闹非凡,家中的姐妹,嫂嫂和小侄都在,林初月的眼神落在坐在榻上的老太太和老太太怀里搂着的三岁左右的男孩儿身上,这一老一小正是她的祖母和小侄子琰哥儿,兄长林克唯一的嫡子。老太太虽然是笑着,眼神却时不时就落在门口,因此林初月一进门她老人家就看到了。老太太一下子坐起了身,眼睛里瞬间带了泪花,冲着门口的大孙女招手,“初月回来了,快来祖母这里。”“大姐姐回来了?”“大姐姐快过来坐。”林克的妻子郭氏起身走到林初月身边,挽着林初月的手往里走,“初月快陪祖母坐在榻上去,让祖母好好稀罕稀罕你,这两日祖母可是没少念叨你。”林初月在榻边坐下,“光是祖母想我,嫂嫂竟一点也不想我。”郭氏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尖,笑道:“初月这是吃味了,嫂嫂自然也是想你的,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大姐嫁出去之后嫂子的话说的倒是更好听了,大姐可得好好夸夸嫂子。”这话可不好听,这意思不就是郭氏看着林初月嫁进了皇家,想巴着捧着林初月,而林初月一朝得势,回娘家就摆起谱来了,还得让人说好话供着,有些挑拨离间的意味。林初月顺着声音望过去,说话的是一个十四五岁的穿着粉衣服的少女,是府里的二姑娘林霜露。≈lt;div style=”text-align:center;”≈gt;≈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