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惊变(三)(1 / 2)

姜氏看到门打开时,她那个好侄女儿分明腿都软了也不肯停一刻,扶着门又去够廊柱拼命支使着那双不争气的腿,看样子是恨不能爬都要赶紧爬出凤仪殿。她回忆起了昨日夜里收到了姬启和姬晁二人联名发来请求她增兵的军报。里头带来前线情势再度恶化的消息,陆准果然在小皇帝失踪一事上掺和了手脚,不仅清楚此刻姬衍不在大周军营,还料得大周这头国君失去踪迹必然自乱阵脚,趁机重整旗鼓反攻寿阳,并有样学样地也在阵前令人叫阵大呼大周国君已被俘虏,拿出一块玄底红边布料示众。虽然不是八万人人人见过陛下,但只要有数十人见过这片衣料,也足够消息悄然扩散开。一时大周军队士气大减,而南军一时失利并不代表他们的实力远逊大周,陆准此番前来似做了十足准备,重整的兵马无新败之沮色,反倒各个目露凶光。周军坚守数日本未让陆准讨着什么好处,可同时分派出去搜寻陛下的人手一直未有所获,几位将领的心也是日益紧张起来,还是姬晁在战后会议上肯定陛下此刻定未落入南贼之手,否则早已被南贼押至阵前示威,或遣使前来索要赎金狮子大张口了,切不可自乱阵脚。只是次日夜里,寿阳原城民发动叛乱,同时南军副军将军李克先袭击城门守卫,开始攻城。寿阳之地百年以来尽在南朝掌控,周军才入城数日难以完全弹压收服本是常理,忆及近日乱象,熟悉地域情况的淮阴太守姬绍领麾下一万五千州兵并姬启分派的一万羽林调至寿阳驻守,可战俘营里那群原本被拷住手脚的俘虏不知如何挣脱将十几名轮值士兵全部斩杀,并夺去他们身上的武器。这群战俘尽皆有伤在身,这数日过半在周军营中经历虐待拷打,几乎没有什么战力,却凭着一招出其不意得在营内到处纵火,斩断马厩束绳,尽管姬绍已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命人将他们全部逮捕诛杀,但混乱已经形成。军营内、寿阳城和城外南军同时起事,在这时仿若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丝稻草,连报信请求南征本营增援都未曾来得及,寿阳失陷重入南朝之手,两万五千名守军死伤近半,拥护姬绍突围,败退淮阴。同时,南朝荆州刺史刘长德突袭盱眙,虽被城内守军击退,但显然是南朝发出对陆准支持的信号,即使姬启等人知道盱眙被大军攻打乃至破城的可能性不高,但这就犹如一只一直在你耳后嗡嗡叫的蚊子,打它要凝集精力,不打就时不时来蜇你一口叫你难受。帐内众人看到被扶着说了两句话就昏厥过去的姬绍,一时陷入沉默。“寿阳一战损失州兵八千,羽林五千,先前所探陆准带兵五万,按理上次落败后当折损不少,此时此次夜间调起攻城的人数都有近五万之众,带上陆准身边留守部将,少说也比原来多出两万之数。”姬绍身边的军师说罢,几位将领窃窃私语,最终商议后决定向太后请兵,补充寿阳一战后的损失和增加盱眙驻守兵力,同时,他们还想加派人手搜寻陛下的下落。虽然增兵的请求看似合理,可姜氏却是千万般的不情愿。

大周军队分作镇戍兵、州郡兵和中军,其中州郡兵多为民兵,装备、军队素质上最差,战力也是排在末尾,远不及归属中军的羽林、虎贲这两支精锐军,他们是真正的天子之师,是宿卫皇都、出征作战的主力军。养起这样的精锐花费自然也不是一笔小数目,现如今羽林军统共也才九万,虎贲军只叁万,除却分散轮值各州郡应对如民变叛乱等意外情况的一万羽林外她一次性给南征军拨派了叁万羽林和一万虎贲已足够大方,姬昀的北讨军都只忍痛给了一万五的人马,就是看皇帝在防个万一,结果这帮饭桶还是连个人都看不住。再送,且不说损耗多大打不打得起,届时皇都守卫才剩几个人?姜氏凝眉看了这奏报许久,虽然这一切意外的发生让她恼恨,但又挑不出什么明显的不对,但长久浸淫在权力之巅的敏锐嗅觉却总让她觉得哪里不舒服。就好像是被人安排好了一样,无论她再怎么不情愿这人她也必须给。她不可能盼着大周打败仗,更不可能盼着皇帝在这个时候死,且不说这个国家同样有她耗费了半生的心血,她不舍得将花费了心血治理的疆土拱手让人外,若让南朝这样轻易踩着国君的尸体取了一城又一城,她身后遗臭万年不说怕是这位子也不可能再坐下去。姜太后一开始能够上位,是那年世宗皇帝去世后按例该将他的御服器物焚烧的时刻,还是皇后的姜氏竟在那一刻抱住了剩余衣物,口中哀号一声:“陛下,妾这便随你而去了!”便冲入火中,幸得宫人及时救出。此举极大地震撼了手握重权的姬氏王公,他们认可了姜氏对她夫主的诚心,相信她会打理好夫主留下的,他们姬家的家业,再交到新帝的手上。二则是当时高宗皇帝尚年幼,偏逢车骑大将军拔拔源发动叛乱,当月一连诛杀中书令、高阳公、安国公等大批重臣,隔绝内外,百官震恐。就在此时,被隔绝于宫中的姜氏依据姬启传递进来的消息秘密定策,选定时任宫中侍卫长的贺源,以献出虎符为由引诱拔拔源入宫宴饮,席间以下位者的姿态向其敬酒。拔拔源见太后也要向他俯首称臣,不由放声大笑,就在他警戒心最低的那一刻,身后一声锵鸣,一代权臣倒在了血泊中。此后,她便成了大周第一位摄政太后。只不过随着高宗皇帝越来越大,宗室们不满地发现这暂时的允准竟给了这妇人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