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了然,这才是她了解并爱慕的那个李容芝。
发梳同心髻的雍美妇人轻舒一口气,“王爷是知恩图报的人。”
“王爷、王妃——”
夫妻二人正在房中秘话,院子里忽传来总管一迭声的呼喊。
李容芝以为京中又出变故,当下起身,走出内室推门问何事。
总管却道:“王爷,世子来了!”
李容芝有一刹发怔,“谁?”
“蜀王世子,您的嫡亲胞弟呀。”
总管话音未落,走神的李容芝便见一个目亮神锋的玄金蟒缎衣袍少年,迈步踱进月洞门来。
“兄长,你便是涵兰的大兄吧!小弟有礼。”少年手持一把玉骨折扇,笑晏晏走近。
只见少年漆色双眉上勒一条明珠额带,一条躞蹀腰带上七事俱备,走起路来叮叮当当。他身后更是跟随着扈师婢子数十人,有人托刀佩剑,有女焚香捧露,声势浩大又不外道地占住了徽
郡王的院子。
“涵兰……”李容芝看着这个对他粲然而笑的陌生少年,有些生疏地唤了一声。
世子,是王侯嫡长之嗣才有的称谓。稀奇的是,李容芝在京城被封为徽郡王,而这个出生在蜀地,自幼长在父母身边的蜀王小儿子,反而成了蜀王世子。
更奇特的是,今日算是李容芝与他空闻其名的亲弟弟头一回见面。
只因他进京之时,这个弟弟还未出世,等李涵兰诞生长大,也未踏足过京城半步。
“涵兰,长得这么大了。你如何上京来了?”
李容芝把胞弟的那身装扮看在眼里,动了下眉心,未曾多话。只是心知此时建康正乱,他上京不会是父王的意思,问道:“母亲在家中可好,祖母身体可还康健?”
这时周氏也走来,李涵兰余光掠见那袭裙钗,收回暗暗审视兄长的视线,热络地上前给长嫂见礼,送上备好的见面礼。
周氏微笑回礼,即命管家为小世子安排住宿。李涵兰抢着道:“不敢麻烦兄嫂,我同父王住一个院子就成!”
他听李容芝还在追问祖母近况,笑道:“家里一切都好,兄长不必惦念了。我这不是担心想念阿父,又从没来过建康,所以便央求阿母来了嘛。”
少年的语气里带着随心恣情的娇赖,足见他被双亲保护得很好。
李容芝眉心微动,想的却是父王已离蜀,他这个嫡系世子再离开,蜀地不是相当于无主了?尤其在听说李涵兰这次带了五千亲兵一同上京的时候,李容芝目光深晦莫定。
可最终,他这个初次见面的兄长隻淡笑道:“你远道过来,先歇一歇,等父王下朝回来吧。”
“好啊。”锦服少年凝眸回视,笑意锋颖天真。
待李境从宫里出来回到府中,得知幼子到了建康,亦大吃一惊。
李容芝夫妇侍立在一旁,李境虎着脸注视李涵兰半晌,先问他路上可遇到什么风波。
见小儿子乖乖摇头,李境才佯凶道:“你这身衣裳成什么样子,家里穿穿也罢了,此地是上京,如此招摇也不怕僭越,还不换下来。”
说罢,他传来亲卫统领,劈头就是一顿训斥:“调兵上京如此大事,你不先来请示本王便敢自行主张,是视军法如无物吗!”
“阿父莫气,”李涵兰卖乖地给蜀王作揖,“是儿子不让张统领声张的,若无这些人,儿子怎敢放心在外行走?”
他转了转眼,“再说,如今卫贼霸占洛北不还,南朝全靠父王支撑,是这半壁江山的中流砥柱呐,我带些亲卫进京探亲,有谁敢说三道四。”
李容芝夫妇俩对视一眼,李境无奈地拢了下少年的脑袋,“那也不该如此任性,你母亲也是纵容……说来,你好不容易和你祖母多亲近亲近,你离家了,你祖母何人照顾?”
李涵兰听言,立刻露出委屈的表情,“怪孩儿顽劣,不是从小长在祖母身边的,祖母糊涂时总叫着兄长的名儿,想来与兄长更亲。所以阿兰想着,不如让兄长回蜀吧,一来照顾祖母,二来在分别多年的母亲跟前尽尽孝心,三来,也好帮阿父看好封地嘛。”
李境一想,他父子三人如今皆在京里,西蜀无人坐镇,确实不是个长法,不由转头看了长子一眼。
还未等他决定,李涵兰又扭头对兄长亲昵一笑:“哥,你忘了吧,巴蜀如今正是杜鹃芍药开放的盛季,满城花红如火,风景好极了。”
李容芝在屋外的莺啼声中垂下眼睫,淡笑了一下,“是吗。我是忘了。”
周氏蛾眉一蹙,她可看明白了,眼前少年哪里是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分明是有备而来。
这些年夫君在建康明为郡王,实则是宫里牵製蜀王的质子,他在京城谨小慎微时,他的好弟弟在家里享受着
父亲母亲的关怀宠爱。如今,南北变局,眼看着蜀王在京城扎稳脚跟了,李涵兰又马不停蹄追过来,生怕他的哥哥抢了先。
她夫君如果在此时走了,便再与皇权无缘,空出来的位置给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