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就是谏官出身,见不得萧翊大逆不道,竟秘密联合死而复生的裴昭清君侧,一招暗度陈仓,连方柔也不过是其中一枚无往不利的棋子罢了。
王权更替,此消彼长,皇帝向来有扮猪吃老虎的好本事。
萧翊意外重伤不愈,内阁大臣力排众议,皇帝复辟重掌大权,复归朝堂的头一天便在百官面前降旨夺爵。
宁王萧翊,褫夺亲王封号,贬为庶人,入宗室府受刑思过。
彼时方柔听完这些,再没问旁的事情。
她不清楚那夜谁救了萧翊,更不知晓他离开宗室府被放逐后,这些年都经历些什么。
他们以为她看得开放得下,其实,方柔于心有愧,外人皆不清楚她这份隐秘的愧疚。
她听谢镜颐与师父叹过,他们兄弟俩,谁都不是善类。
可比起这份愧疚,方柔更无心理会这天家恩怨。
她既已离开那龙潭虎穴,此生所愿不过是安安稳稳过些平淡日子。
而今她做到了,所以,她不会容许任何人打破这一份美好。
方柔定下神思,提步回了屋里,萧翊那名随从正巧从内室走出来,她一怔,又退后几步,那人只上下打量她一眼,径直朝前,候在了门边。
萧翊已缓步走出来,方柔此时才真切地看清他的模样。
他穿着一身常服,的确是普通人的装扮,衣服质地并不名贵,可他气质使然,寻常装扮也掩盖不住生来的风雅。
不怪乘乘口不择言,生得好看的人就是披挂粗布麻衣也同样出类拔萃。
那衣服底子干净整洁,此时因跟人动手受了伤,由此看着不太妥帖。
几年过去,人面桃花似春风,明明是遭了罚,受了贬斥,可萧翊的模样和气质竟一点没变,甚至比从前多了一份沉静和从容。
这与当年的传闻相去甚远,方柔心底泛起一丝警惕,她对萧翊有着下意识的不信任。
正待二人沉默对视间,那随从忽而道:“这位是钦差密使,你最好把嘴巴看紧。”
方柔一怔,错愕地回望向那人,他冷面持刀,傲慢地看了过来。
不待方柔反应,萧翊即刻沉声道:“子敬,慎言。”
那人随即朝萧翊行了一礼。
萧翊又道:“你尽快离开宁江,此事不可声张。”
那人稍稍犹疑,但见萧翊的表情不容置喙,这便俯身默默退了下去,他快步穿过院子,方柔听到了关门声。
此间只剩二人静默对视。
萧翊有些语塞:“我没想过会是你……”
“你走吧。”方柔忽而打断了他,姿态很干脆,抬手指向大门。
萧翊欲言又止,他们僵持着,方柔有些不悦地望着他:“不走?那我报官了。”
他忙说:“阿柔……”
见到方柔的脸色即刻沉下来,他改口:“方娘子,我会走。你能不能先听我说一句话?”
方柔沉默了片刻,没再言语。
萧翊低声问:“我没想到乘乘是你……你的孩子。你过得还好么?”
方柔瞥了他一眼,“你若敢来纠缠,我一定会报官。”
萧翊轻叹:“我不是为了寻你,我甚至不知道你在宁江……”
方柔再次打断他:“萧翊,别逼我。”
萧翊终于停了话头,她把话说得很重,原来他又在逼他,令她生出了抵触的情绪。
他谨慎地朝她稍稍颔首,在她的注视下阔步离开了院子。
直到萧翊的身影彻底消失,方柔像忽然脱力那般,身子一个不稳,好不容易撑住了桌子才没往下滑。
那年破釜沉舟,明明是她占了上风,可她却并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意。她自以为做到了一刀两断,更过了许多年风平浪静的安稳日子,从没想过这辈子会再与萧翊相见……
方柔心神不宁,暗暗思量了片刻,一时却无头绪,最后还是快步出了院子,匆忙地离开梨园巷。
她走得太急,并未察觉到在不远的死角,萧翊缓缓步出屋檐,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身影出神。
一去五年,物是人非。
他这些年潜心思过,看透了许多事物,也自知当年荒唐。他甘愿在宗室府幽禁受刑,皇帝重罚他,可最后却没有杀他。
甚至,皇帝曾来宗室府与他私下见面,萧翊仍记得他说:朕一直将你当作亲生兄弟,百般维护、疼惜你,可你实在令朕、令母后失望。
他在京都行尸走肉,后自请了皇命甘愿外出游历,从此没了王爷的尊荣,到最后总算恢复自由身。他历百姓疾苦,尝尽人间百态,将所见所感著成集注,对社稷江山更有深切感悟。
到后来,皇帝对他态度和缓,如他所言,他对萧翊仍有手足血亲之情,甚至提过复归封号一事。可萧翊并无所求,只说愿隐入江湖,为百姓谋些实事,也当忏悔年轻气盛犯下的弥天大错。
他曾一路向西,到过丘城,自然也怀着最后的念想,悄悄打听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