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1 / 2)

这一场告别很是温煦,平常。

风雨欲重,好像也没有其他可交待的了。

王书淮往后退了一步。

谢云初知道他要走了。

二人被一道月洞门隔开,被雨雾相隔,谁也没跨过那道槛,仿佛立在两个世界,一个如同嵌在华庭彩绣下的一幅美人画,一个携满身风雨,将满院的灯芒风月披在身后,隻身远行。

谢云初目送那道清隽的身影,一点点消融在风雨中,神色渐渐恍惚。

前世这样的情景太多太多,多到她已麻木了,已心静无澜。

她已不记得那一生是与他相见更多,还是告别更多。

那一个又一个冷冰漫长又难熬的夜,是寂寥人生里唯一的底色。

可贵的是她现在已解开桎梏,不再将希望寄托在旁人身上。

漫天的雨浇下来,谢云初仰目迎视,雨滴化作碎光跌在她身上,她似翩翩化蝶。

这世间唯一能令人执迷而不悔的就是好好爱自己。

长公主与国公爷在府上住到初五方打算回宫。

初五这日夜里家宴,国公爷唤来几位少爷考察功课,长公主由女眷陪着说话。

许久不曾露面的王书仪也过来了,她神情低落萎靡,不似往日活泼。

因着七夕将至,国公府上下扎满了彩灯,各人均献了一盏花灯给长公主,其中有人作诗,有人绘画,还有人弄个哑谜让长公主猜,几个孩童在廊下玩烟花,每每也是这个时候,长公主方享受着天伦之乐。

她也忙,忙不完的朝政。

王书琴唤着王书雅与王书仪在南窗下扎彩灯,等着七夕这日放去河面上祈福。

四小姐王书雅有些畏惧长公主,头也不敢抬,闷声不吭绣花,三小姐王书仪则出神地捋着丝线,王书琴唤她一声,她便动一下。

长公主问谢云初,“你父亲与明夫人的婚宴定在哪一日?回头我也好遣人送一份贺礼。”

谢云初回道,“正是两月后的九月初八。”

长公主吩咐朝云记下。

目光就这么落在窗下三个姑娘身上,“书琴婚事还未定下?”

当年王书琴为了柳家那门婚事闹了很大的脾气,长公主有些不高兴,对这个孙女疏远了些,如今物是人非,柳家的事尘埃落定,想必王书琴也释然了。

长公主这么一问,三太太不免忧心,长公主眼里的婚事不是儿女情长,更多的是利益牵扯,三太太私心希望女儿嫁一个合心意的人,长公主骤然提这么一出,难保不是看中某个门户,打算政治联姻,于是便替王书琴回绝道,

“她呀,性子像极了她父亲,我是日日催夜夜催,她嫌我唠叨,连我也责上了,上回好不容易答应去了赏花宴,这次又去了行宫,回来总算有人来提亲,她把人给骂走了。”

长公主皱了皱眉,脸色不大好看。

众媳妇纷纷汗颜,府上除了王怡宁,也就三太太能在长公主面前说几句直话。

长公主随后将视线移向王书仪,“书琴不肯嫁,便书仪吧。”

姜氏吓得差点从圈椅里滑下来,喃喃问道,“母…母亲,您这是看上哪家儿郎了?”

长公主郑重道,“户部侍郎刘家。”

姜氏不太懂朝廷六部人情世故,目露茫然。

四太太在一旁解释道,“这是天大的好事呀,二嫂,你可知书淮这次要与谁一同南下?可不就是刘侍郎吗?刘侍郎深得陛下看重,委以重任,若是咱们两家联了姻,他还不得事事看着些咱们书淮。”

长公主看了四太太一眼。

四太太得了婆母讚许,越发说起刘家的好来。

长公主之所以定刘家,实因六部当中就户部她最插不上手,为了配合王书淮丈量田地,推行新的税政,户部必须有人,她希望拿捏一颗棋子在手中,于是她看中了刘琦亮。

姜氏一听与王书淮有关,来了几分兴致,“那是刘家哪位公子?人品如何?”

四太太笑着道,“还能是谁呀,刘侍郎就一位公子,宝贝得要命。”

姜氏有些意外,这么好的婚事真能给她的女儿,倒不是她看轻自己的女儿,实在是不太相信长公主会说一门好亲给王书仪。

长公主一看她那脸色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你还在埋怨我当初给书淮定了云初?”

谢云初不小心呛了一口茶,四太太坐在她身侧,立即递了一张帕子过去,有些嫌弃姜氏没脑子,“满京城都找不出第二个这么出色的媳妇来,我家业儿若有这个福分,我都要去烧高香。”

三太太难得附和四太太,“我就打算比着云初来寻儿媳妇。”

谢云初失笑。

姜氏这下窘得有些下不来台,“不是…我…”她实在不喜欢谢云初,说不出恭维长公主的话。

长公主脸色冷下来,“你既是看不上刘家,我少不得再给你择个如意的。”

姜氏知道长公主动了怒,连忙跪在她脚跟,“殿下恕罪,儿媳不是这个意思,一切都听您安排。”若是误了刘家,下家必定更差,她太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