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廿四这日, 是青云观的建道日。
青云山是青州第一名山,青云观自然也是第一大观,每年的建道日, 都会设道场讲道,也算是青州百姓的一场盛事。
卫媗的外祖母从前在青云观修道,现任的观主殷道长便是她外祖母的师妹。
是以,每年的建道日他们兄妹几人都会去。
卫媗这日一早便起了, 玉书给她梳好发后, 便取出一根木簪,问道:“姑娘今儿可要簪这根木笄?”
卫媗从铜镜里瞧了一眼, 那根木笄是从前外祖母做道士时专门用来簪道髻的。
她“嗯”了声,道:“给我绾个道髻。”
玉琴从外头进来时,卫媗已经换上了一件素青色道袍。玉琴目光落在她身上,呼吸忍不住微微一顿。
饶是知晓自家娘子生得貌美异常, 玉琴、玉书还是会一不小心便看痴了去。
便比如现下,不过一根木笄、一件道袍, 便勾勒出一种清冷出尘的气度。皎若明月, 翩若惊鸿。
玉琴上前去把了把卫媗的腰身,嬉笑道:“我们姑娘若是去做道士,咱们青云观就不止是青州第一道观, 而是大周第一道观了。”
卫媗身边这两个侍女与她一同长大, 感情非同一般, 私底下说起话来也惯来不会拘着。
听罢玉琴的话, 卫媗也不恼,只轻声问:“兄长同阿瑾他们可是出发了?”
卫家人去青云山, 大多是郎君们骑马, 姑娘们坐马车。
玉琴道:“大公子一刻钟前便出发了, 同他一同出发的还有定国公府的那位世子爷。”
卫媗淡淡颔首,道:“我们也出发。我同素拾姐约好了,巳时到后山的静堂去寻她。”
卫府离青云山不远,不过大半个时辰,马车便到了山脚。
青云观在半山腰,卫媗下了马车,从后山的小径上山。这条小径还是殷素拾带她走的,是条人烟稀少的捷径,藏在一片片果子林里。
卫媗每回上山,都爱走这路,边走边闻着风里那甜腻腻的果子香,别有一番逗趣。
只可惜行至半路,一匹黝黑的骏马忽然从密林里窜出,直奔卫媗而来,将她吓了一大跳。
为了避它,小娘子仓皇后退,一不小心便踩到一颗石子上,将脚给崴了。
这位素来端庄从容的卫大娘子打小便怕疼,脚踝处的疼痛搁寻常人那大抵是能忍的,可在她这瞬时就叫她红了眼眶。
好在这马儿大抵是有灵性,见卫媗崴了脚,便急忙转了马蹄,往另一头的密林窜去。
气得玉书心有余悸地摸着胸口,瞪着那马儿逃窜的方向,破口大骂了几句“孽畜”。
骂完后,她扶着卫媗,忧心忡忡道:“姑娘,奴婢背您上山去罢。唉,早知道方才应该我上山去知会殷小道长,让玉琴留在这陪您的。”
玉琴会功夫,身手矫捷,方才那马儿衝过来时,若是她在,定然能护住姑娘。
哪像她,反应比姑娘还要慢上一截。
玉书说着便红了眼眶,又是气又是恼。
卫媗虽然疼,却也还是冷静的,抬眸环顾了四周,便道:“还有半截上山的路,你背着我走不动,你上山去唤玉琴下来,让她来背我。”
见玉书迟疑,卫媗又道:“不必担心,这后山寻常人上不来,况且这里离青云观只剩半截路,你快去快回,左右不过半个时辰。”
玉书略一思忖,便将搭在手上的披风铺在一棵树下,道:“姑娘在这坐着等,奴婢马上便让玉琴下来接您。”
说完,她也不耽搁,二话不说便往山上跑。
山间的风吹得林子簌簌作响,卫媗背靠着树干,屈膝坐着,闭目小憩。直到一阵“嘚嘚”声由远及近,方才睁眼,一睁眼便对上一双清澈的大眼。
又是方才那匹窜来窜去的马。
卫媗不知晓这马的主人是谁,可她知晓这马定然是有主的,只因这是一匹血统纯正、价值不菲的汗血宝马。
此时与那马四目对视,她心底倏地腾起一丝不详之感。
果然,下一瞬便见那马儿轻抬马蹄,优哉游哉地往她这边儿来,而后也不顾这位小娘子的意愿,喷着两管温热的气,用那湿漉漉的口鼻去蹭卫媗的脖颈。
卫媗:“……”-
薛无问穿过密林,一抬眼便见自家爱宠正低着头去嗅一个小道士。
那小道士背对着他坐在地上。
虽看不到正脸,可凭着铺在地上的那块披风,还有小道士那瘦削的肩,不盈一握的腰身,薛无问不用瞧正脸也知晓那人是谁。
小道士大抵是被惊吓到了,手撑在身后,身子连连后仰。
薛无问眉心微蹙,喝了声:“碎冰!”
碎冰听见自家主人略带严厉的声音,立马抬起头,喷了一鼻子气便撒腿跑了。
薛无问眉心蹙得越发紧,抬脚行至卫媗跟前,垂眸看她。
瞥见她微微泛红的鼻尖,他怔了下,旋即蹲下身,寻她的眸子,对上她略略泛红的眼,也不知为何,竟觉着好笑。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