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槐花巷。
一颗张牙舞爪的老槐挺立在巷口,这颗槐树据说是当年杨坚建造大兴城时便被人栽种在了这里,至今也有四五十年的光景了。
槐中带鬼,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有点不吉利,牢狱之地往往栽种槐树,以鬼煞来镇凶横之人。
可槐又与魁相近,加之枝丫茂盛,比较受读书人的喜欢。
所以槐花巷中住着的多为读书之人,当世能够读书识字,那自然多为殷实之家,槐花巷中便又带着几分贵气。
槐花巷口这颗老槐,更是槐中长寿者,如今还郁郁葱葱,丝毫没有老态,就更显珍贵。
…………
褚遂良带着几个从人来到巷口老树之下,翻身下马,抬头稍稍打望,便下马恭恭敬敬的拜了一拜。
他的幕僚张文功就奇怪的问道:“东翁为何拜它?此树有何神异之处不成?”
褚遂良心情不错,上前拍着老树那斑驳的树干,抬头看着发了新芽,翠绿一片的树冠,感慨的笑道:“它年岁只比吾父稍小,是俺的前辈,且它能荫佑一方,吾辈官场中人自然要敬它一敬。”
说完他的目光又在巷中逡巡一番,“当初俺与阿爷来到长安后,便一直居住于此,嘿,今日归来,却已换了一番天地……
以前这里每到夏末,槐花飘香,巷中的李公就会派人采摘来酿槐花酒,酿成之后每户一坛,想不收下都不成。
阿爷才高,得人敬重,邻里让子弟时常前来拜访,阿爷很是感激,天气暖和时闲来无事,便在这树下设席,教授巷中孩童学问。
那几年啊,外间刀兵四起,可槐花巷中却是民风质朴,一片祥和……”
从人们听了,纷纷感叹的上前给老树行礼,读书人的事情,要的就是一个雅字,褚遂良看着这一幕,眼睛不由湿润了起来。
这时巷中一户人家大门打开,三个人牵着马陆续行了出来,当先的是个年轻人,一身官服,腰间带刀,颇有气度。
他看着巷口的一群人愣了愣,一群外乡人在拜老树,有点怪异,只是他要去上值,也没打算多管。
…………
打了个照面的工夫,褚遂良却是没有认出年轻人身上穿的官服是哪个衙门的,但他还是微微一笑,欠身施礼。
年轻人也不失礼,大方的点头示意,也抱了抱拳,笑道:“阁下是寻人?”
褚遂良道:“俺以前就住在此处,不过几年未归,以前没有见过贤弟,是新迁来的吗?在下钱塘褚遂良,敢问贤弟高姓?”
当年褚亮父子仓皇出京,因为得罪了独孤氏,褚亮是不打算回长安了,对房产什么的都无挂碍。
可褚遂良年纪轻轻,很有野心,他觉得自己将来还会回到长安,所以劝父亲把房宅保留了下来。
年轻人此时也看出来了,眼前这位一身的官气,于是也不急着走,笑着道:“原来是巷尾人家的主人归来,失敬失敬。
在下襄阳公孙安,确是刚搬来不久,褚兄这是……回朝述职?”
官场中人搭上话,如果大家都没什么名气的话,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程序。
“竟是黄帝苗裔,失敬失敬,俺在外为官数载,今日正是回朝述职来的,头一个见到的不是当年故人,却是贤弟这样的俊秀人物,实在是有缘的很啊。
不若等俺安顿好了,做东请贤弟过府一叙,不知贤弟肯赏光否?”
公孙安看他气度不凡,今后又是邻居,便很是爽快的应道:“褚兄不用如此客套,大兄归来,应是小弟来给褚兄接风洗尘才对。
这会俺要去上值,不能好好说话,等俺下值了,再登门相请如何?”
褚遂良笑着连连点头,他还真就没想到,回到长安后第一个攀交情的人竟是个新搬来的邻居。
长安这个地方还是和以前一样,总是能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那俺就却之不恭了,就是敢问贤弟如今身居何职?看这官服,颇为威武,不过俺这眼拙,还真不认得。”
公孙安抱拳道:“褚兄许久未归,难怪如此,俺在新成的羽林军中任职,忝居羽林将军一职……”
褚遂良心中一惊,他见公孙安如此面嫩,最多也不过是二十啷当岁的年纪,听其话音,已是一家之主。
这在贵族群体当中并不罕见,可能是庶出或者是次子之类不能继承家业的人物。
官职肯定不高,最多最多也就是千牛备身……那可是大贵族门下子弟的待遇。
只是他真没想到,终究还是把人给瞧的小了,人家竟是个将军,他不禁在心里叨咕,羽林军重建了吗?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那羽林将军又是个几品官?
参照以往的羽林军建制,皇帝亲军的品级往往比平常官阶权重一级,反正不管几品,都比他官大。
褚遂良心里不由五味杂陈,想了一遍京中的英雄谱,也没找出一个姓公孙的世族出来,不自觉的对公孙安生出了几分好奇。
又客套几句,定下相会之期,公孙安告辞离开。
褚遂良收拾心情,他此次回朝述职得益于并州总管
传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