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白驹过隙,一晃就过,朝中那边的消息还没有传过来,这让冯紫英有些焦躁。
吴耀青已经提前去了陕西,先要和贺世贤那边联系起来,另外冯紫英主动和宋师襄、薛文周两个书院同学联系上了。
宋师襄是耀州人,宋家在耀州也是豪门,而耀州正处于陕北通往西安的要道上,北面是金锁关和同官(铜川),南面是富平,漆水和沮水在这里会和,地理位置尤为重要。
而薛文周就更不用说了,薛家是安定士绅大户,安定则是延安府中北部重镇,正好处于榆林镇与延安府之间的咽喉要地上,如果能得到薛家的支持,自己日后去了陕西,对延安那边的情况就能了如指掌了,不至于被下边的官吏所蒙蔽。
宋师襄素来和冯紫英、方有度交好,因为冯紫英现在不比寻常,公务繁忙,所以宋师襄和方有度更是来往密切,方有度和冯紫英又是姻亲,所以当冯紫英把自己可能要去陕西的消息一告知给宋师襄后,宋师襄也是立即行动起来,一方面立即给家中去信,要求家里人安排人帮忙收集了解西安、延安情况,一方面也想要寻找机会跟着冯紫英去西安。
薛文周在获知这个消息也和宋师襄一样,甚至心情更为迫切。
虽然薛文周与冯紫英的关系不及宋师襄那么密切,但态度却更为积极,因为陕北贼乱早已经波及到整个延安府,安定县也不例外,家中也给薛文周来信,薛文周一直心急如焚,现在骤然得了这个消息,还不大喜过望,对于冯紫英的要求自然是毫不推拒,甚至还主动表示薛家会在延安府那边全力支持冯紫英。
对宋、薛两人来说,于公,陕西的贼乱已经危机到朝廷在陕西的统治,地方官府的管理受到了极大挑战,作为士人官员自然责无旁贷地支持,与私,宋薛两家在陕西本地都是士绅大户,一旦受到贼乱波及,损害首当其冲,更重要的是冯紫英去陕西,如果宋薛两家能攀上这颗大树,对于宋薛两家日后在陕西的根基稳固人脉扩张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当然要抓住。
吴耀青去陕西,除了依靠自身在江湖上的一些人脉外,更重要的还得要山陕商人的鼎力支持,另外也要靠靠宋、薛两家为其牵线搭桥,毕竟之前无论是冯紫英还是汪文言、吴耀青他们都没想到过冯紫英要去陕西,现在骤然要立即收集陕西这边的情报,就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好在冯唐在三边担任总督,而且又有在榆林镇任总兵和宁夏平叛的经历,军队那边无忧,地方上就要靠山陕商人和宋薛这些关系来帮忙打开局面了,当然作为北地青年士子领袖,冯紫英相信自己真的去了陕西,也不至于受到太多刁难,毕竟自己现在是去救火,没人这个时候还会和朝廷过意不去,就算是要触及一些人利益,但他们现在也只能忍受。
不过再怎么准备,冯紫英也清楚,陕西不比永平和顺天府,这两地就在朝廷眼皮子下边,自己随时可以得到朝中诸公的支持,而陕西天高皇帝远,现在形势有这么恶劣,自己又对陕西情况一无所知,真要去了,只怕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只能是疲于应付紧急情况,要想按照自己意图做点儿什么事情出来,难上加难。
一句话,去了陕西,就要做好吃苦受罪的准备。
好在自己年轻,冯紫英也有心理准备,但是这种等待的煎熬却是最难熬的,也幸亏还有筹备婚事能消耗一些时间,不至于让自己无事可做。
在裘世安走的时候,冯紫英让他安排人带句话给凤藻宫那边儿,裘世安答应了。
裘世安不认为贾元春现在还有多大价值,不过考虑到冯紫英两房妻室都是贾家表亲,觉得关照一下也说得过去。
他还没有想到过冯紫英能用贾元春来监视或者刺探自己,现在贾元春还是宫中的小透明,便是周德海这种稍有实力的角色都没把她打上眼,遑论裘世安自己。
抱琴来的很快,抢在冯紫英准备启程前往天津之前就赶到了府中。
去天津也是迫不得已,那边儿都来了两回信了,还有一回是林红玉亲自回来带信,走的时候一瘸一拐,吃了个饱。
不去不行了,否则王熙凤就真的要发飙了。
一晃又是几个月不见,冯紫英发现自己居然也没多少想念记挂那边,他甚至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冷血了,好歹王熙凤还替自己生了一个儿子,怎么自己就有些不再在意呢,甚至连一直心想念想的平儿几个月不见,似乎记挂也就没那么深了,这让冯紫英自己都有点儿惭愧。
男人一旦忙起来,似乎感情这些东西都要放在一边,更别说自己身边本身就是群花环绕,芳香扑鼻,哪里还有多少精力来顾及远在天津的王熙凤和平儿她们?
“我想见一见大姑娘,怎么安排?”冯紫英也不废话,直截了当地道。
冯紫英已经觉察到抱琴恐怕已经成为元春身边须臾不能离身的贴心人物了,甚至还能替元春出谋划策,加上她来往于自己和元春之间,所有隐秘也都瞒不过她,所以也没打算隐瞒什么。
抱琴吃了一惊之后,却没有质疑什么,而是凝神沉思起来。
像元春这样的贵妃出宫,和外臣进宫
传统小说